《警世通言》第一卷
古时候交情最深的莫如管仲、鲍叔牙了。
他俩交情能够传为美谈是因为鲍叔牙舍得吃亏,放下自己的利益,对管仲充分认知。
这简直就是圣人。
管仲后来也封圣了。治国贤臣,开创了许多经济手段,留下著名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段论述。
用他们例子引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
其实看中国传统的交情,多少不太纯粹,两个故事里面都有权利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俞伯牙在晋国做上大夫,回楚国外交。俞伯牙主动讨事,楚国是故里,想省视乡里。项羽也是楚国人,项羽的想法是出人头地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楚国人有这种观念。
政事处理毕,俞伯牙开始享受离楚十二年后的回乡时光。楚王赠高车驷马不乘,改走水路,水路是绕一个大弯子。理由是老坐马车,富贵病了,读论语也知道,马车是跟地位挂钩的。
楚王给了伯牙配了二只大船,一正一副。装人一个,装行李一个。
伯牙的风流属性展示出来了,千层波浪,遥山叠翠。到了汉阳江口,无巧不成书,赶巧下场大雨,大雨如注,舟楫也停了,停泊在山崖下。雨停后,明月异常皎洁,伯牙兴之所至,在船舱里抚琴,消遣情怀。
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这个梗对应有人偷听,或者有贼劫财。伯牙登时警觉,岸上一个樵夫对这件事情负责。
樵夫外表很不入流,斗笠、蓑衣、辛苦打柴,要不是下雨可能还要干到更晚,在任何年代都是以衣服对人进行估值,俞伯牙压根没看得起樵夫,只是言语恭维。
樵夫好歹上船了,俞伯牙瞧见这路货色,碍于礼面,也不赶走,但是他没有对待客人的礼仪。本来是自己不周到,反而挑客人的理。中国人这种性格几千年都没变。
伯牙比较轻视樵夫,所以说话也比较满,樵夫说出琴由来,六忌七不弹八绝之后,伯牙还担心他是教条学语。
随后更加推进一步,樵夫竟然能够以曲识人的心情。有仲尼之雅。这是高山流水的典故。
俞伯牙这才变回一种人性。樵夫到这,才有了钟子期这个名字,反转,子期被赞为石中美玉。
原来钟子期有苍老父母健在,不得不混迹樵牧。伯牙为其不值,二人杯酒酬酢,好不热闹。在伯牙对钟子期的观念转变中,故事推进,钟子期不卑不亢。二人结拜弟兄。彻夜相欢,约第二年再见。
钟子期很感动,最后一杯酒,热泪盈眶。一饮而尽。这种友谊还是脱离不了权利意识。
伯牙交差回。一直念念不忘子期,终于到第二年中秋。仍水路寻钟子期,刻意寻找不见,竟然爽约。
月移帘影,日出山头,伯牙上岸按照记忆来找钟子期的家。正巧遇见钟子期的老父,得知钟子期亡故。
原因是伯牙赠金给子期后,子期买书攻读,日见负重,夜间读书,心力交瘁,亡故。子期的父亲并不埋怨伯牙,并代言子期临终嘱托。给了故事一个现实的结尾。
伯牙伤心昏厥,在子期坟前,随心应手抚了一曲,随后割断琴弦,高举摔得残乱。叹道,子期不在,知音难找。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就是这个典故。
伯牙与子期的父亲承诺,回朝后上表告归林下,赡养二老,替子期尽孝。
伯牙的其他交际在这个故事里值得商榷,实在太清冷。
文字底下,似乎还有许多现实问题。这个故事,是有文化和它的载体-瑶琴的童话,想要表达中国传统交情的存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