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字只是随意写写,内容和史料不够精确,数字也极其不够严谨,切勿较真,就像日常讲话,很多时候嘛,听听就算了。
话说好多亿年前,是有恐龙的,根据现有的说法,部分恐龙的个头巨大无比,大树对于恐龙也不过是等高,像我们城市里,路边的护路树,就是小灌木,对于恐龙来说和现在的人对于路边的杂草差不多的感觉。
根据不知道哪个科学家的说法,地球和太阳系还能存在46亿年,而人类的存在只有几百万年。
在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达尔文就跟着船到处出去旅游,有一天他去了一个乌龟岛,岛上有各种各样的乌龟,他看了感到很神奇,后来他就写了一部物种起源。
在普世都相信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年代里,这种离经叛道的说法受到了很大的争议,好在他的运气比较好,没有被烧死。后来科学界逐渐认可了进化论,或者说演化论。
就最近几年的风潮来看,我们这代人的身高,比上一代人的身高高了一点点,现代人的寿命,比三国时期的人的平均寿命长了一点点。三国演义里,孙权出道也就20多岁,周瑜和诸葛亮打仗的时候才10几岁。
根据物竞天择的原理,就身高来说,大家都偏好高一点,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那些nba球星的身高,就是以后大众的身高,这样一推算,几百万年后,长得像一座楼那么高的人或许满地都是了,因为人会越来越高嘛。你看恐龙就是这样嘛。
传说里的巨人和小矮人就真的存在了,我们就是小矮人。
长得个头大,活的特别长,怎么都不死。可能以后的人100岁以前只是青春期,500岁才能成年,那个时候创造价值也特别的简单,因为更多的天才不会英年早逝,有了更多的时间。
就像现在9年义务教育,以后可能是90年义务教育,没事先学90年,人们的词汇越来越丰富。那些搞研究的更了不得了,著作等身只是刚毕业,一辈子不写上几卡车的书,怎么好意思称为学者。
就像以前,竹简写书,人们觉得一卡车书已经很多了,现在呢,随便一本什么某某医院的小册子,就和以前一卡车书一样多。
这可苦了后来的人了,孔子当年随口说说的话,后人整理成了论语,一代又一代的学。一代比一代学的多,清朝以前哪有什么鲁迅之流。
搞到后来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专家,专家们多了,没事就讨论问题,一讨论就是一年半载,因为谁也说服不了谁。以后开会,大家都会积极发言,开一次会产生的知识都是海量的。
讲到这里,基本就告一段落了,不过话说回来,以前人讨论整理出来的内容,和现在人整理的内容真的有本质区别吗。
就像金庸的电视剧,翻拍了一遍又一遍,技术的不断进步,似乎后来拍的确实更好了,唯一遗憾的是六小龄童拍的西游记,成为了一代经典。以前看到六小龄童一直以为是六个人。
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真的有用吗,语文课上,老师会教我们,鲁迅不姓鲁,这篇诗是陆游写的,这篇是李白写的,这篇是白居易写的,这篇是杜甫写的,每每这时,还会安排考试,这都是得分的重要因素。后来,我也记不得到底谁是谁了,诗文的内容也成了残片。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星星点点的散落在记忆的角落里。那些不重要的,反而记住了很多。未来的人或许会知道,回有四种写法。
当年朱重八当了皇帝之后,对自己的后嗣很是爱戴,按人口发俸禄。这些人不能夺权,就只能吃喝玩乐,生孩子,多生发的钱也多,人太多了,字都不够用了,就有了现在的元素周期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你看很多都是金字旁的。
语文课上,最难的是写排比句,总是词汇欠乏。突然想到刚接触电脑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个顺口溜,王旁青头兼五一,土石二干石春雨,大犬三羊古石厂,木丁西,工戈草头右框七。要记住这么无规律的话,也是。以后的人就不用记这么多了。
我的思绪总是无比的杂乱,但又仿佛不那么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