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我们刚刚教授过的一篇文章,教之前也看过一些其他的名家视频,但今天在听薛法根老师执教这一课时还是醍醐灌顶,收获满满。
今天在听这一课时,我其实是带着解疑答惑的目的的。我想听薛老师是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这恰恰是我在教学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但今天听薛老师的课给了我最好的答案,为我指点了迷津。
薛老师是怎样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人物的呢?在《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中作者是通过三件事情来突显少年周恩来的志向远大和热爱祖国。三件事之间存在着前后和因果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这几件事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好“中华不振”的内涵,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是随随便便立下的志向。只有弄清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加深刻。
薛老师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不振”呢?他没有引入大量的背景资料去强行帮助学生理解,而是用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中可以通过“注释”的方法来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章中“疑惑不解”“占据”“中华不振”等关键词的意思来感受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后,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薛老师又是怎样帮助学生来“关注”主要时间的?在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时,薛老师先让学生找出三件事情的分别是什么?进而找出这三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最后再用自己的笔按照一定顺序将这几件事情写下来说清楚。整个活动环节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既有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也有对第五单元“如何将一件事情讲清楚”这一语文要素的回顾。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不是单一的、断层的,而是先后联系的、相互交融而又重点分明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螺旋式的上升。
薛老师用生动的课例告诉我们如何将语文要素落实在课堂实践之中。而特级教师汤瑾的讲座正是对语文要素如何落实的理论阐述,“纵向图谱”和“横向图谱”的分析更让我们深入理解了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割裂地去看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而是要纵观整个系统,明白每一个单元语文要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基于学生前期怎样的学习基础?现阶段在原有能力基础上有了哪些新的要求?在将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哪些提升空间?教师通过对语文要素横向、纵向的融合把握,才能对所教单元的语文要素有跟深入的理解,在教学中才能融会贯通,实现学生能力的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