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列晨起、睡前清单前梳理了一下自己纷乱的思绪,
过程中有一个物件突然蹦了出来,
那是很早之前我就想要的一个东西,
当时为了避免遗忘还专门记在了便签上,
甚至还要到了链接,
可是看了之后觉得有运费太不划算,
然后还为了免运费看了店铺里的其他东西试图凑单,
可后来发现没有自己喜欢的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今天当这个念头再次出现时我一改往日的超理智,
迅速打开app挑选了心仪的一款(不同于之前的推荐)为自己买下了它,
买完之后异常的兴奋!
之后,
另外一样物品也跳了出来,
它也跟上一个物件一样早就出现在了我的物品清单之上,
但我却迟迟没有下手,
就连在买的时候我还在想是否要告知某人让他买给我(其实并不贵,只是我会觉得自己买是不是有些奇怪)
但是很快的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无需他人的许可你也有资格满足自己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想起上午的辅导给到我的深刻印象“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不能把自己人生的幸福快乐托付于他人,我们得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的幸福快乐负责,假如自己做不到,那就要创造条件来满足”,
然后我便果断的买下了我心仪的粉色,
之后屏幕上又弹出了很多东西,
我点进去了两个但我发现自己却并没有了购买的欲望,
我知道这些并非当下我所需要的,
于是我重新浏览了一遍自己的购物车,
然后果断的清空了它,
由此我再次确认我并非一个物欲强烈之人!
从小到大爸妈一直告诉我“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一分也不多花”,
因此我养成了“只要我喜欢的无论多贵我都会买,
而但凡我不喜欢的再便宜我也不会多买”的消费观,
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是渐渐的身边会有一些人告诉我“你这样不行,结了婚看你怎么办……”
然后我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纠结期,
“是不是我错了?他们才是对的?我是不是得省吃俭用才行?”
然后我也是试了一段“拧巴”的状态,
可是我发现自己并不快乐,
而且我也并没有因为改变自己的消费观而让自己有积蓄,
因为虽然观念改变了、内心纠结了、可到最后我还是做了我想做的事,
所以积蓄并未因此增多,
反倒是“没资格感”却越发的强烈。
然后我再度陷入迷茫,
为什么还是不行呢?
为什么害怕自己没有钱的想法会越来越强烈呢?
要知道之前我并未有此担心的!
“那是因为有人替你承担了”这是别人告诉我的,
当时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
可是今天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并不是因为有人替我承担了风险我才没有担心自己没有钱的想法,
而是我内在里从未想过“我会没有钱”,
之所以后来那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也有越来越多的现实情况让我不得不承认“我真的没有什么钱”,
是因为我觉得“照自己这样的消费观未来我会没有钱”,
这个念头为我成功的吸引来了类似的事情,
人的心念是一个能量场,
什么样的念头就会吸引和感召来什么样的境缘,
更何况钱其实是能量!
然后某一天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你值得拥有”,
是的,
我值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在意的东西以及愿意花费金钱的地方都是不同的,
选择其实无所谓对错,
毕竟花的是自己的钱(啃老的除外),
所以根本无需纠结,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
否则那么努力又是为什么呢?
工作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
如果连自己的需要都不愿意去满足它又奢望谁来满足它呢?
又有谁会满足它呢?
即便有人能够满足它一次两次,
有人能够随时随地满足它吗?
No!
除了我们自己(可还有很多人根本无视自己的需要,根本不觉得自己可以满足它)
上周在听《少即是多》时有一个观点特别触动我:从厉行节约到选择简朴!
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前者是被动后者则为主动,
前者看似省钱了但往往会囤积很多东西反而造成了浪费,
后者看似舍弃了很多东西但为数不多的东西里品质感却很好而且无一例外都是自己喜欢的,
就像《断舍离》并非提倡清简的生活,但结果却是经由断舍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简单、节约,与此同时也会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永远只用最好的五件的最棒的我”!
当然我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没关系,
今天我已经又向她靠近了一大步,
当我们开始学会自我满足,
我们就会避免很多无谓的消费和堆积,
这就是成长!
最后,
祝福你我都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拥有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