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魔力 (拉康入门第一节)

    拉康指出:“我即他人”。

    我们习惯于认为:人的自我不仅是他与世界万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中心出发点,而且也是他的强有力的行为的中心出发点。 自我对于我们的生存意识来说是根本性的。它让我们自己在想象的焦虑不安和最为秘密的期待中认识到我们存在,因此保存着我们身份的秘密。(拉康对传统的自我认识提出了挑战,并提出了自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他强调了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三种不同层次的能力,认为自我并不是直接意识到的实体,而是在这三种不同层次的能力交互影响下形成的。他认为,个体的身份和自我意识并不是自然和固定的,而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拉康的自我理论更加强调了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关系,挑战了传统的自我认识的稳定性和单一性。)

    对于拉康的挑战,我们会疑惑:难道主体在重复接触了上千张的图像之后还不能完全确定一一可能知道,这是他的自我的一张图像一一这个自我不是他人的自我(在这句话中,“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包括个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理解自己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情感、行为等。而“真我”是指个体内在的本质或者真实的自我,是一个相对稳定和不变的存在。这种自我更多地是个体内部的层面,与个体的觉察和意识不直接相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在于,自我是一个建立在认知和意识层面上的,是由外界和内在经验所形成的视角;而真我则不受外界和内在经验的干扰,是个体内在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真实自我往往被认为是被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力量所压制,导致个体产生种种心理疾病。),绝对不是一个陌生人的自我吗?(如果一个人经过上千次的接触后仍然无法确定自己的形象,那么这种自我应该不是来自于其他人或陌生人的,而是他自己的独特形象。)难道人的自我不正是在与他人的区别中在与他人的差异中才作为统一性而被认识到的吗?难道人不是通过对他自己的意识即自我意识而与动物相区别的吗?(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与他人的区别和差异性的建构和塑造而被认识到的。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通过人自己的意识,即自我意识而实现的。这些话的意思是,人的自我意识和人与动物的区别都是建立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中,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识和认知的不断对比和区分而建立起来的。因此,人的自我意识和人与动物的区别都是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产物,而不是单纯由个体自身决定的。)

    只有当人们质问,主体所认识的自我以及他们认为自己所认识的自我与真我有什么关系时(在这里,“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包括个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理解自己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情感、行为等。而“真我”是指个体内在的本质或者真实的自我,是一个相对稳定和不变的存在。这种自我更多地是个体内部的层面,与个体的觉察和意识不直接相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在于,自我是一个建立在认知和意识层面上的,是由外界和内在经验所形成的视角;而真我则不受外界和内在经验的干扰,是个体内在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真实自我往往被认为是被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力量所压制,导致个体产生种种心理疾病。),“我是我之所是”这种自我意识才成为问题。(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当个体开始质疑自己对自我认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时,才会意识到自我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确定性。这种质疑往往来自于个体对真实世界和个体内部经验的反思和比较,从而引发对自我认知和身份感的质疑和思考。因此,只有当个体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感,并探究其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更好地理解自我和身份认知的本质和意义。)换言之,对自我的一切认识是否都只关乎真我而不是他人?拉康开始研究此类问题,走上了弗洛伊德在新旧世纪的转折点上用《梦的解析》(Traumdeutung) 所开辟出来的道路。

    “此我 (je) 非彼我 (moi)”,对拉康来说,精神分析的基本经验就存在于这一事实之中。

对拉康的基本概念的补充:

在拉康的理论中的几个“我”,包括:

1. 镜像阶段的自我(moi):指个体在婴儿期时,通过镜子的反射看到自己的形象,形成的最初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感。这个自我认知是基于外在形象和视觉感受的,并没有直接关联到个体的内在本质。

2. 符号阶段的自我(Je):指个体在进入语言符号系统后形成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感。这种自我认知是基于语言符号的,是由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上的符号和规范所塑造的。

3. 实在的自我(le Réel Moi):指个体内在的真实自我,是不可描述和不可知的存在。这个自我并没有被镜像阶段和符号阶段的经验所塑造,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实际存在相关联。

4. 空洞的自我(le Moi Vide):指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感的中心和核心缺失的情况。这个自我认知在经历了精神分析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见到这些概念要着重关注法语原文,才能比较好的分辨,不用过分拘泥于翻译。

因为精神分析在那个认识和思考的自我背后又发现了另一个主体。这一主体在他的情绪与症状中、在他的梦与迷惑中以一种极为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它的语言需要破译。(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类精神活动中有着“潜意识”的存在,这一潜意识是个体对于自身经验、情感和欲望的一种隐秘表达,对于精神分析家来说,解读和理解这一潜意识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这一潜意识的表达方式通常是间接和隐晦的,个体的症状、梦境、自由联想等等都可以被视为潜意识的表达。这些表象的背后,代表的是那个被人称为“自我”的主体,它常常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并被迫面对那些被隐匿的欲望和冲动。)但是,破解无意识 (弗洛伊德语) 语言的隐蔽意义,同时也就意味着摧毁笛卡尔的自我的自明性,(笛卡尔的自我认知主要指的是一个个体对于自己存在的认知和确认。在笛卡尔的哲学中,自我被认为是一个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证明而得到确认的存在。笛卡尔认为,自我可以通过“我思故我在”的思考过程来确认其存在,这个思考过程是普遍而必然的。他认为,自我是一个明确、清晰的存在,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证明来得到确认。因此,笛卡尔的自我认知强调了理性思考和证明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确认自我的存在和真实性。他的自我认知理论是建立在理性、科学和逻辑的基础上,具有严密的思维结构和论证过程。然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不是一个透明、明确的存在,它经常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和冲击,无意识中的欲望和情感会影响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这种情况下,精神分析师需要破解无意识的语言,通过与个体对话和接触,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情感,以帮助个体认知和理解自身的行为和感受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此,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认知观点与笛卡尔的自我认知观点有所不同。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体内在世界的探究,认为只有透过无意识的语言和欲望破解,才能真正理解自我行为和感受的根源。因此,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认知观点更为强调内在世界的探究和理解,而不是对外在世界的理性思考和证明。)同时将笛卡尔的毫无疑问的主体性去中心化。(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个体自我认知的理解,同时也批评了笛卡尔那种毫无疑问的主体性和自我为中心的观点。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是一种深层次的存在,它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环境、家庭、文化、历史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自我并不是一个与外界完全独立、孤立的存在,它与外部环境和内在情感密切相关。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了个体内在世界的探究和理解,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感受的根源,从而帮助个体实现更加全面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拉康指出:尽管哲学的自我是一场让现代人开始确确实实她怀疑自己的自我的骗局的焦点,但是由于这种怀疑,他们长期以来已经学会保护它,以免丧失自尊。因此对他来说,“明确性被经验所瓦解的地方··..··就是弗洛伊德转折点”。对明确性的破坏从哥白尼摒弃“地心说”开始,达尔文通过把人类与生物界联系在-起而继续着这种破坏,而弗洛伊德则把这种贬低推讲一步,从外部涉及主体,也许意义更为重大。他的论点,即“主体不是他自己的房子的主人”涉及内在自我的自主性。(弗洛伊德认为,主体不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主人,个体的自我认知需要通过与内在世界的对话和接触,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弗洛伊德的这个论点,涉及内在自我认知的自主性。他认为,个体的无意识对自我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如果个体不能通过自我认知来掌控无意识的影响,将会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个体来说,通过对内在世界的探究和理解,增强自我认知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自我认知,是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与笛卡尔的自我认知观点有所不同。)弗洛伊德在一篇于 1914 年撰写的有关自恋的论文中表明,主体不愿承认这种屈辱,因为它不愿意放弃它在童年所享有的全能的自爱,始终不渝地坚持用不断更新的自我理想化形式重获这种自爱在同一篇论文中,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恋概念 (der Begriff des NarziBmus),并把它定义为自我被自身产生的力比多 (Libido) 所侵占。(弗洛伊德的力比多(Libido)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能量和欲望驱动,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力比多是一种类似于精神“能量”的东西,驱动着人类的各种欲望和行为,包括生理欲望、情感需求和精神追求等。力比多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被视为人类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基础驱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的流动是动态的、不断的,人类精神活动的变化和发展也都与力比多的流动和转移相关。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力比多在不同部位的分布和转移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口腔、肛门和生殖器”的三段论。他认为,在人类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力比多的投注和满足都是逐步从口腔区域、向肛门区域和生殖器区域转移的,这样的转移过程会影响个体的性格特征、行为倾向和心理发展等方面。总之,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代表了人类生命力和欲望的驱动力,对于人类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理解和解释具有重要作用。)

    拉康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对这种俘获自我的力比多以及它的灾难性的衰亡进行了探究。(在拉康的理论中,力比多是个体在儿童时期内部化的一种自我想象,它代表了个体对于在母亲的胎内的早期经验的一种重建,同时也涵盖了个体对于自己的身体和身份的认知。在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中,个体通过力比多这种自我想象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然而,拉康认为,力比多的固着和过度强调对自我认知的限制和扭曲,会导致个体陷入自恋和被动的自我控制状态,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当个体无法摆脱力比多的束缚时,会导致自我认知的衰亡和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这句话中提到的“它的灾难性的衰亡”指的是,当个体无法超越自我想象力比多的固着和过度强调时,个体的自我认知将受到阻碍和扭曲,可能会导致自我认知的衰亡和灾难性的后果。)【问:力比多的衰亡和个体认知的衰亡可以认为一致?答:可以这么解读,力比多的衰亡在拉康的理论中指的是个体无法维持自我想象力比多的固着和过度强调,从而使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受到阻碍和扭曲,甚至可能导致个体自我认知的衰亡。因此,力比多的衰亡可以被视为个体认知的衰亡的一种表现。在拉康的理论中,个体要克服力比多的衰亡,需要实现“主体化”的过程,即超越自我想象力比多的固着和过度强调,建立起更为自由、灵活、深刻的自我认知和成长模式。】他在一篇早期论文《作为自我作用的塑造者的镜像阶段》中联系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发展理论,表明其雏形(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以及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图像”概念)在人形成自我图像的最初几个时期就已经最终固定下来。观看镜子的小孩在婴儿时期 (6~18 个月)就形成了对于自己的身体结构的想象性图像。他预见了一个身体的统一体,并把自己与它统一起来,虽然他的肢体的能力在这一阶段还十分有限,还需要外界的广泛帮助。这种识别力一-以及远远超过运动机能的视觉感觉一一感觉到实际上还并不存在的图像的统一性,并把它置于与自己身体的关系之中。照镜子的主体“迅速地”向自己的视觉反映致意,而且还把自己尚十分笨拙的运动与镜像的运动作比较。

    这种童年的场景远非仅是对一个相似对象的感觉远非仅是可能会产生结构认识的形式(孩子在镜像阶段初期形成的身体结构的感知和认知过程。)的取胜(这里提到的“取胜”是指在镜像阶段初期,孩子通过感知和运动操作逐渐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并最终形成结构认识的过程中,个体适应能力的胜出。也就是说,通过不断的感知和操作,孩子们逐渐能够建立起对自己身体结构的认知,并将自己和外界分离开来,形成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这个过程是一个适应和胜出的过程,个体能否成功地适应自己身体的结构,将自我与外界区分开来,是决定整个过程“取胜”与否的关键。换言之,就是说这种形式就是适应自我身体结构和外界环境并区分的过程,而这种形式的胜出指的是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到足以应对这种形式。但注意:拉康认为这种童年的场景远非如此。):它是理想自我以镜中形象为中介而进行的成功侵占。(拉康在《作为自我作用的塑造者的镜像阶段》一文中认为,镜像阶段不仅是对一个相似对象的感觉,也不仅仅是结构认识的形式的取胜。相反,它是理想自我的成功侵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看镜中的自己,孩子形成了自我图像,建立了对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认同,进而形成了理想自我的核心。)镜中形象对孩子来说充当的是统一性和持续性、存在和无所不能的担保,而这些性能是他的身体尚不能给他的。统一性 (Identitat)的形成与自己想象的身体有关,孩子把这种想象中的身体作为可以感觉的整体来理解,并因此这样来控制它。(镜像阶段初期,孩子们通过镜中形象的存在,建立了一种统一性和持续性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来源于他们对自己身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建立。孩子们通过观察镜中形象,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部分。这种统一性的认识和感受,帮助孩子们建立了对自己身体的想象,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同时,孩子们也会把镜中形象视为自己的代表,其中包括了存在和无所不能的担保。这种代表感和担保感使孩子们对自己身体和自我存在感到更加自信和安全。通过镜中形象的存在,孩子们建立了自己的身体知觉和自我认同,这种认知和感受对于孩子们日后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存在和无所不能的担保”指的是孩子们对自己存在和能力的一种自信和安全感,这里的“无所不能”是指孩子们在镜像阶段初期的认知和感受,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所不能”。)

    拉康指出:这是最初的经历,人类从中获得最初的经验,他看到自己,他反映自己,把自己当成他人,而不是他自己一一这是人性的基本面(人类共同存在的基础特征和本质属性。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共同特点和本质属性,这些特点和属性构成了人性的基本面。),它们构成它全部的想象生活。

    弗洛伊德就已经指出了身体和自我的联系:自我首先是肉体的,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的存在,而且其本身就是表面的投影。(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形象并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表面的存在,而且还是我们内心体验的表面的投影。他指出,人的内部体验、欲望和情感等都反映在自我形象和其它外在行为中,而这些都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自我形象不仅是我们身体的表面反映,同时也是我们内部体验的表面投影,是我们整体人格的一部分。这种观点的意义在于强调了身体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孩子们在镜像阶段通过身体的感知和经验,在形成自我形象和认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身体和心理的紧密联系。孩子们的身体投影在镜子里,反映出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认同。同时,身体的实际特征、感觉和动作等也对孩子们的自我形象和认同产生了影响。弗洛伊德的这个观点强调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指出了身体对于自我形象和认同的重要性。)此外,他的出发点是这一假设:自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作为统一性存在的,它的形成需要一种“新的心理行为”,来替代孩子原初的自我性行为阶段 (Autoero-tisehe Stadium),以便形成自恋。在开始时,那此激动起来的局部本能 (Partialtriebe) 彼此独立地要求释放,而在自恋阶段,力比多流向作为统一性原则的真我,把它塑造成爱的对象。不过,弗洛伊德的这种有关自我形成的观念没有解释,这种“新的心理行为”是什么。到拉康时,才把它定义为与形成自恋的基本层面上的整体的自我相关联的第一个环节。

    不过、我们发现在拉康那里,“自我”这一概念在应用中是有差别的,“自我的范围处于虚拟的边线上”。(在拉康看来,“自我”并非是一个完整、固定的实体,而是处于虚拟的、动态的边缘状态。)不过,这样的自我的与其说是自我认识(Sichprkennen)的功能,不如说是根本上的错误认识(Verkennen)的功能。(通过镜像阶段的经历建立的自我认同,并不是完整、准确的自我认识,而是错误认识的功能。这是因为孩子们通过镜像所看到的自我形象,只是一个表面的、虚构的投影,并不代表真实的自我。所以,这种自我认同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它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没有真正反映出自我本质。)因为从镜子中体验到的自我是在想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把每一个自我反射都据为己有。理想自我的胜利是作为此时还完全不完备的身体感觉的对立面出现的。这种仅仅存在于反射中的预见性的统一性一一而不是明确的统一性一一使这一镜像阶段成为一场充满紧张感的戏剧,产生“不可满足的愿望”。

    这时错误认识的模棱两可性偷偷地溜了进来,它对自我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主体只有在回顾中,在它与它面对面的时刻才能把一副图像弄清楚:预见性的图像,是它在镜子中自己塑造出来的。(在拉康的理论中,错误认识并不是一件完全负面的事情。实际上,错误认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起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孩子在镜像阶段建立的自我认同,虽然是一种错误认识,但它对于孩子理解自我形象和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镜像阶段,孩子通过镜中的投影建立了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这种认知和认同虽然有可能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但是它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此外,拉康指出,主体只有在回顾自我的经历时,才能真正理解自己。预见性的图像是在镜子中自己塑造出来的,只有在个体回顾自我的经历时,才能识别出其中的错误和不完备之处,并逐渐建立起更加准确、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认同。)

    罗马诗人奥维德 (Ovid,公元前 43一公元 17)在那喀索斯 (NarziB) 神话中描述了自我认识和错误认识之间、被镜子俘获的吸引力和攻击力之间的转换游戏:这位少年 17 岁时在山里发现了一眼“处于原始状态的”泉水。从他的止渴的需要中“产生了另一种饥渴”,即对爱的向往,他在饮水时瞥见了自己在水中的影子。被水中的影子所吸引,他试图与他结为一体,成为“爱者和被爱者”、“爱慕者和被爱慕者”、“火绒和焰”。最后那喀索斯认识到,他对影子的爱就是对他自己的爱。他受这种模糊形象的吸引,重新失去自己,因为他是从不是自己的地方看自己的。“我是我所爱慕的一切”,但是,我的一切是作为他者显示出来的,而他者又是作为另一个我显示出来的。(这意味着,个体的自我及其所呈现出来的一切皆是建立在他者的基础上的。个体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必须依赖于他者的存在和认同,否则就难以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统一性似乎隐藏起来,表现为不可企及的陌生。吸引力和攻击力构成一个不稳定的关系圈。(吸引力代表儿童对于镜像中自我的投射的认同和追求,而攻击力则代表儿童对于镜像中自我的投射的否定和反抗。在镜像阶段,婴儿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反映,建立了对自己的形象和存在感的意识。这种自我形象通常是理想化和完美化的,因为婴儿看到的是镜面反射出来的形象,而不是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然而,随着成长和发展,个体开始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也开始发现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这时,攻击性就开始出现了。攻击性代表了个体对于自我形象的否定和反抗,是个体为了维护自我独立性和真实性而产生的。个体不满足于只是被他人认同和肯定,也需要寻求自己对于自我形象的认可和接纳。)那喀索斯的愿望:“哦,我多想能与自己的身体分开啊!”这个愿望意味着固定在双重想象的僵化状态中的自我对立。(所以,通过镜像,我们先是构建了理想自我的形象,随着成长过程,我们在镜像中又发现自我的不完美,而感到生气和攻击性。那么,镜子里的那个图像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见”的最初是内心构建的理想自我,成长过程中又在镜像中“看见”真实自我形象的不完满,在这个过程中,镜子只是一个工具和媒介。)对他来说,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或者说释放办法就是毁灭其中之一,虽然他知道,做到这一点必须让他者去死:“现在我们两个都死去吧,在一缕微风中相结合。”

    奥维德所提出的镜子问题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尤其在 19 世纪的作品中得到深刻的重视克莱斯特 (Heinrich von Kleist) 有关镜子的史诗《论木偶戏》(Ueber das Marionettentheater,1810)、陀思妥耶夫斯基 (F.M.Dostojewski) 的《替身》(Doppelgonger,1846)、奥斯卡·王尔德 (OscarWilde) 的《道林·格雷画像》(Das Bildnis des Dori-an Gray,1890)都是典型的有关被限制的主体 (间)性(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在拉康看来,主体间性是由语言和符号交换所构成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形成和塑造个体心理结构的重要因素。)的作品,主体性被囚禁在自我和他者相转换的混刮中、其结局就是毁灭。由于 20 世纪初,主体处于与社会的矛盾之中,后者试图把它自己的统一性模式强加到前者身上,所以那时以来的文学成为自我与他者的统一性问题生长的温床,这就不足为怪了。

    在哲学的领域,黑格尔所阐明的征服和臣服、统治和奴役的辩证法特别具有影响力。他在 1807 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第四章中阐明,人的自我意识具有“双重意义”。(人的自我意识具有“双重意义”,既包含了自我肯定的部分,也包含了否定自己的部分。在与其他的自我意识建立关系时,这种双重意义就体现为一种“欲望”,即人们希望被对方认可和承认,但同时又试图否定对方的存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我概念。)首先它否定自己,因为它发现自己是“异在”,不过它后来扬弃了这种异在性,因为它没有在对方中看到存在,反而“在对方中看见它自己本身”。(换句话说,自我意识在面对外部世界时,最初会感到自己和外部世界是不同的存在,它可能感到自己孤独、无助、或者存在于一个不友善的世界中。但随着它与其他自我意识建立关系,自我意识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存在于关系之中的,它的存在和其他自我意识是相互依存的。在这种关系中,自我意识也可以找到自我肯定和认同感。)黑格尔把自我意识在与其他的自我意识的关系中的运动称为想得到承认的“欲望”,但它是得不到满足的,因为“一方的行动'与“另一方的行动”是同时对立的。(在这种矛盾中,黑格尔认为,人们试图通过“统治和奴役”这种关系来解决它。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试图在这种关系中占据支配地位,同时又试图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从而获得自我肯定和独立性。但这种关系是不稳定的,因为它基于对方的否认和消灭,而不是相互承认和认识。因此,黑格尔认为,只有在其中一方死去后,这种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不过一方的欲望针对的是对另一方的欲望,因此成为对另一方的欲望的欲望,(这种欲望是想要得到承认,也就是说这种想要得到承认的欲望在他人的欲望通过我自身得到满足时完成了)这种关系是脆弱的,因为每一方都试图扬弃对方的异在,从而赢得自身的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需要,而这些欲望和需要可能与他人相互矛盾。当一个人试图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时,往往会忽视他人的欲望和需要,这可能导致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当一个人试图扬弃他人的异在,追求自己的自我时,也会产生矛盾和纷争。因此,这种关系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就像在那喀索斯神话中的情况一样,从独立和依附、统治和奴役的共存中产生的冲突,只有当一方死去时才能得到解决。

    拉康深入地研究了黑格尔的欲望辩证法,并把它与镜像阶段论联系起来:“[镜子] 在这一瞬间以他人的欲望为中介将人的整个意识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当一个人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反射时,他往往会以他人的欲望作为中介来认知自己,这种认知过程会导致个体的思维和理解被颠倒过来。具体来讲,一个人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反射时,他会将这个反射看作是一个外在的他人。同时,他会根据自己对这个“他人”的期望和想象,来决定自己的形象和身份。这种过程是一种心理上的颠倒,因为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将他人的期望和想象作为自己的依据,而不是依据自己的内在经验和感受。)拉康后期的著作这样提到:“这一黑格尔的基本论题一一欲望就是对他人的欲望。这就是在模型中通过平坦的镜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这是]一个转折点,出现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对镜中他自己的图像、对他自身作了一次成功的练习时。我们通过对他的行为的比较而认识到这一过程第一次涉及一种预想性的对统治的理解。”

    在镜像中,理想自我 (Ideal-Ich) 充当的是主人的角色。它把自己置于看似独立的位置,否认在镜像中作为自我而出现的东西只不过是再现的产物。但是主体又认为自己是仆人,认为自己在他的统一的图像中找到了主人,而实际上在这种“我是他人”的循环中出现的,“首先是一系列矛盾的层面,一系列欲望一一尚支离破碎的欲望一-的异化”。(自我希望统治镜子中的自我的再现的虚拟图像,同时又感到那个图像代表的理想自我具有不可抗拒的统一性,让自我反而产生是仆人的感受,想要与那个具有统一性的理想自我归于一体。自我同一性,在此时还未出现,但自我已对此产生欲望,因为还不成熟故是支离破碎的。)

    这些支离破碎的欲望出现在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的想象和梦幻中,尤其容易出现在精神分析时。它们以肢体的一部分出现,就如一些关于自杀,自残,受虐的图画展现的那样。它们意味着身体的活力受到威胁,当身体化作无生命之物时就必然毁灭。

    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指出,儿童早期性欲中的自我性行为的局部本能,只有在成为成熟的欲望之前才必须组织起来。(需要在成为成熟的欲望之前组织起来)梅拉妮·克菜因 (MeJanie Klein)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谈到“偏执”阶段的,在这一阶段局部对象(母亲的乳房)被分为“好”、“坏”两部分这种分裂不仅涉及是继续保有母亲的乳房还是拒绝它,特别要提的是,它还涉及孩子是把自己的爱投向她,还是把恨投向她。(在偏执阶段,孩子会将母亲的乳房看作是一个既好又坏的对象。当孩子觉得乳房能够满足他的需要的时候,他就把乳房看作是好的对象,自我感觉良好;但当孩子觉得乳房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时候,比如在断奶期间或者母亲拒绝乳房给他吃的时候,孩子就会把乳房看作是坏的对象,产生消极情绪并表现出愤怒或其他情绪反应。)把对象当成既可能好又可能坏的整体来看待的能力尚未成熟,对孩子来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在这一镜像阶段,想象的自我由于向往身体和精神的统一性而想把断裂掩盖起来,因此,这一阶段可以理解为是对这种“支离破碎的”幻想的反映。不过,由于它的欲望指向的是他人的欲望,(希望将他人的欲望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实现,并且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来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接纳。这种欲望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自我在他人处获得认可和接纳的目标,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真正的欲望。)因此好与坏、我与你、主人和奴仆之间重新呈现出充满诡计的矛盾关系。自我和他人之间的角逐达到极致时就成为自杀性的攻击欲。

    拉康的这一极端的表述表明,“为我存在”意义对一个对象的需要的满足,与“为他存在”(黑格尔)意义上的欲望的满足是有很大不同的。(对于黑格尔而言,欲望是指向具体的对象和目标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欲望而存在的。黑格尔认为,欲望是在实现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上的表达,是通过实现自己的意志和决定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而在拉康的理论中,欲望的本质是不断地在寻求满足,但无论满足多少次,它仍然存在,并且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拉康认为,欲望的对象并不是具体的物体或人,而是一种虚无的缺陷,它永远无法完全填补,因此欲望无法被完全实现。)在镜像理论携出差不多 20 年后,拉康才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详细谈到欲望 (Begehren) 这一概念。不过,在早期像理论中,他似乎就已经认为黑格尔的征服和臣服之间封闭循环的图式,就是对一种“原始”缺陷的永远重复的回答。(拉康对黑格尔的征服和臣服之间封闭循环的图式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图式的本质是对一种“原始”缺陷的永远重复的回答。拉康认为,黑格尔的图式中,征服和臣服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结构的。在这种结构中,个体需要通过征服和臣服的关系来实现自己的存在和认同。但是,这种关系却是一种永远重复的回答,因为每个个体都需要通过这种关系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而这种证明永远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拉康认为,这种重复的关系是由一个“原始”缺陷所决定的,这个缺陷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它是一种无法填补的空虚和不完整感。个体通过征服和臣服的关系来试图填补这种缺陷,但这种努力永远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因此它是一种永远重复的回答。因此,拉康认为,黑格尔的征服和臣服之间封闭循环的图式是对这种“原始”缺陷的永远重复的回答,它不会真正解决问题,而只会在重复中不断延续。)

    他认为这一点根植于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这种发展将被体验为一种时间辩证法,个体的形成明确地形成历史:镜像阶段是一部戏剧其内在缺陷的矛盾在预想性的基础上被跳过,主体对富有吸引力的空间认同感抓住不放,想出种种幻象,这种幻象从对于身体的支离破碎的图像出发,(在拉康的理论中,个体在镜像阶段形成的幻象和完整形式起源于对于身体的支离破碎的图像的认知。具体来说,在镜像阶段,个体通过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视觉上的对比和对照,认识到自己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差异,产生了一种分裂和矛盾的感觉。然而,由于个体在此时还没有完全发展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这种分裂和矛盾被跳过,没有被处理。相反,个体产生了一种对于自己身体的完整的幻象和形象,以弥补自身分裂和矛盾的感觉。这种幻象和完整形式形成了个体心理的基础,但也成为了后续心理发展的障碍。)最终形成我们可以称之为具有矫形作用的完整形式,形成一副甲胄,其僵硬的结构将决定主体整个心理的发展。从内在世界到周围世界的突破就成为永无终止的自我考验。(这一过程中,主体需要不断地与自己的幻象和完整形式进行对话和冲突,从而实现内在世界和周围世界的突破与融合,逐步实现心理上的成熟和发展。)

    补充:(拉康和黑格尔的理论观点是不同的,尤其是在个体心理发展初期的“原始”阶段。在黑格尔看来,个体的形成是通过不断重复的回答“原始”缺陷得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逐步超越了自己的“原始”状态,得以实现心理上的成熟和理性的发展。而在拉康的理论中,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具有时间辩证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对内在幻象和完整形式进行对话和冲突,实现内在世界和周围世界的突破与融合,逐步实现心理上的成熟和发展。这种过程是永无终止的自我考验,个体需要不断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缺陷,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回答某个问题。因此,拉康和黑格尔的理论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到此,拉康的镜像理论就是好理解的了,现总结如下:

1.自我的自发形成具有想象的性质,只要它服从被当成与他人统一的自我统一的幻想,它就是自恋,拉康借用弗洛伊德的自我 (Ego) 概念,把这种自我称为“moi”,并把它与人的真正主体“je”区分开来。

2.自我 (moi) 是想象性认识的发生地,这种认识同时也是错误认识,是保留在被镜像俘获的封闭性中的开拓运动,是担保和欺骗。它预想出自己自主的图像,以便同时脱离幻想-----想象的统一性与实际的依赖性之间的差别。奥维德的“那喀索斯”和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群证法”明确地表明,在他人中反射自我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再现的是moi而不是je)

3,像阶段是一切认同过程之母体。当拉康把镜像的固定化播述为儿童早期自我形成的决定环节时这一过程无论如何都不是仅限于镜子这一工具。不如说,镜子充当的是描述想象中的主体间性的模型。就人类的自我发现取决于被当成与他人统一的自我统一的幻想而言,(与他人互动的过程看似是与他人统一,实际上是自我统一性建立的过程)他阐明了人类的自我发现的自恋性。(自我发现的自恋性指的是个体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对于自己的自我形象和认同过于自我中心,而忽略了现实中与他人的互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自我中心化的倾向可能会导致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存在错误的认识和局限性。)这种努力既是必要的,但也是白费力气的。(这种努力是必要的,是因为在人类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想象和幻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想象和幻想,个体可以建立自我和他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形成自我认同和意识。因此,这种努力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个体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建立起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互作用。但是,这种努力也是白费力气的,因为想象和幻想所构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并不总是真实的。它们可能带来局限性和误导性,因为它们不反映现实的真实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