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童话,你会想到什么?
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还是灰姑娘与水晶鞋?
或是睡美人与王子的吻?
……
任凭时空辗转变换,
童话始终以一副经久不衰的样貌,
盛开在每一处角落,
每一代人的似水华年中。
而这,是有原因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公主走进黑森林»。作者吕旭亚,是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荣格心理分析师。
都说遇人经世可以教人成长,很多时候指的都是一回事――做自己精神世界的修补匠,完成心灵的整合。
童话,虽是虚拟创作而得,故事夸张离奇、情节梦幻曲折,能流传至今,是因为童话能毫无保留地展示个人自性化的过程。
所谓自性化,是荣格心理分析的核心性概念,简言之,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需要深入内在世界,成长心灵。
在«牧鹅姑娘»这篇童话中,年少的公主因婚嫁要远离老迈的皇后。在嫁妆中,一块儿滴有皇后血迹的白手帕,是公主的贴身之物。
一份割舍不了的母女情结,因一块染血的手帕,有了象征意义。一个在厚重羽翼下长出的花朵,势必会出现问题。
照顾与保护,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但没有边界,不懂放手,会斩断孩子腾飞的翅膀,拥有不了独立自主的人格。
远离家人去过自己的生活,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也是每颗心灵必须承受的修炼。
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困境与遭遇在所难免,苦楚与哀愁会不经意地爬上心头,想要完成自性化,你需要的不只有前行的动力,更要修整内心的繁枝乱叶。
在童话«美丽的瓦希丽萨»中,一个如灰姑娘般的女孩瓦希丽萨,被恶毒的继母和她的两个女儿命令去森林深处的女巫家求取烛火。
为什么非要进入森林,不是宽广大道?为什么偏偏是去借火,不是别的东西?
在童话世界里,森林代表着集体无意识,是比个人无意识更大更深的心理烙印,不被察觉,却能左右人们进入了它的腹地,受它摆布。
进入一扇被人们意识尘封却又实实在在受其影响的大门,跳蹿的火苗就是顿悟与觉知的象征,在幽暗之处,照亮新的希望,重燃生机。
路,不得不走,也非走不可,让隐藏的无意识浮现,黑森林只不过是在意识底层,进入了,穿过了,再走出来,就是英雄之旅。
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你用心体验生命的独特与完整。如果你做到了,再深微的地方也会向心灵敞开。
一只尚未成熟的果子,除了需要自身特质塑造出固有的品相与味道,还要具备对抗残酷环境的能力。
在«白雪与红玫瑰»一篇中,一个小矮人三番两次的出现,让过于天真善良的姐妹俩,有了取经般的历练。
明明是在帮助小矮人脱险,却横遭它的百般辱骂和恐吓,姐妹俩的一再包容与隐忍,换来的不是尊重与感恩,反而是变本加厉的恶语相向。
采取过分接纳的态度,其实是在回避内在某些质地的发展,长此下去,危险就会趁虚而入。
在取经路上,孙悟空如果没有火眼金睛,妖怪就无法辨识,没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就避不开环环险象。
欲得幸福,必先经受考验,这就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到“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童话世界,在磨难之后,才会出现美好的结局。
这本书是以童话的视角,解析女性成长的议题,七个童话故事,七幅心灵图谱,每一个故事,从剧情、角色到人物关系,都在展示和拼接女性心路历程的走向。
在多彩的童话国度,在缤纷的想象世界,我们遇见的不是别人,而是经历了“不好的”、“负面的”、“黑暗的”的冲击与压抑之后那个“好的”、“正面的”、“白色的”的自己。
公主走进黑森林,不管因何而起,都是在建构心灵的模样,是一项神圣且伟大的内心工程。如果你能做好,说不定在森林尽头,会找到属于你的似锦繁花、漫天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