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海子去世的时候,随身带了4本书,其中一本叫《瓦尔登湖》,这本书是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一部文学名作。1845年,他在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观察自然、体察内心。几年之后,他把自己的这段隐士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非虚构写作经典的《瓦尔登湖》。
这本书里面有这么一句发人惊醒的话:
绝大多数的人,正在沉默的绝望中度过一生。
沉默的绝望,这是多么恰当的形容,想一想,你我所拥有的种种消极的情绪——焦虑,不安,抑郁等等,其实都可以被称为“沉默的绝望”。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消费为王的年代,城市里面的房价像云霄飞车越飞越高,马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多越挤,小区内的道路上更是塞满了车辆,电视上、马路上、电台里、网络上、电梯间和手机上到处都是鼓励人们去消费的广告。时光在飞逝,这个世界在高速运转,生生不息,金钱永不眠,这种物质欲望的狂欢永远不会落幕。然而,当一切喧嚣都尘埃落定,我们害怕一个人独处——因为独处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感觉不安,一种焦躁的不安,正如微信的启动页面,一个人在夜晚独自面对着眼前璀璨的星球,眼前一面繁华,内心却无比荒凉。此时此刻,才发现内心有那么一点点空虚,原来物质和欲望是永远填不满内心的,才发现自己内心原来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焦虑。
我们焦虑:
什么时候赚钱的速度能够超过房价的涨幅?
为什么别人升职了,我却还在原地踏步呢?
为什么别人都买了两套房,我还在苦苦的还第一套房的房贷?
人生的这些问题,时不时的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无法安静的聆听自己。无数的励志书籍,和无数这个社会所定义的“成功人士”,都毫无例外地鼓励我们: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有些人,迈出了第一步,跨过了重重的坎,登上了人生的一个顶峰,又回头来鼓励后面的年轻人: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有些人,虽然也迈出了第一步,可能也迈出了第二步,第三步……但他们没有坚持到到达顶峰的那一刻,他们选择停在了半山腰的某个地方,驻足休息,沉溺于眼前的风景,而忘了山顶的风景会更美好,会更独特。
大部分人,可能连第一步也没有迈出去,终其一生,不过在懊悔中度过一生。
这些困惑,这些迷茫,是因为我们不得不面临这么一个问题:
如何让自己活的更像一个人。
叔本华说:生命就是罪恶,它什么都不是,向虚无转化才是生命唯一的幸福。
所罗门说:世间一切,无论是智是愚,是穷是富,是喜是悲,都是虚空。人死之后,会带走一切,因此是荒唐。
佛说:人生就是不可避免的痛苦、衰弱、衰老和死亡,应该使自己摆脱生命,了脱生命。
就像没有一本书能够清晰明白的定义幸福,所谓人生该如何活也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于是,我们开始焦虑——对未来的不安,对过去所做的事情感到悔恨。
我们焦虑的心灵状态通过生理表现也完全传达了出来。在焦虑的中等阶段,其表现为内心的不安、烦躁,有做出不良行为的倾向。而到了更激烈的阶段,我们就会发现人感到呼吸困难,正如一只狗或者一只狼那样咬住对方的咽喉,想要置对方于死地。
事实上,每一种形式的不安或者焦虑都会给我们带来类似的结果。那就是浪费我们自身的能量,完全摧毁我们内心平和的心智。
当不确定的思想,进入到我们的心智时,我们审视着它,对它说:你好,你来了。感谢你的到来,但是我想让我自己保持美好的思想,我不想让你进入我的心灵,就像将那些潜入家门的强盗赶出家门一样。
一旦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出发,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就可以认识到无限的潜能,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量。
引用《瓦尔登湖》里面的一段话收尾,我想最恰当不过了:
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过上一天,早早起身,轻轻地、平心静气的, 吃不吃早餐都行; 任凭人群来往,任凭 钟声响起,小孩啼哭,—— 决心好好过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