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下面一段还是讲这只大鹏。庄子假托一本叫《齐谐》的书,来证明大鹏是真实不虚的。《齐谐》里面描述鹏前往南冥,要靠着种种条件才能达到目的。
“水击三千里”说的是鹏用羽翼奋力飞行,带动起的气流激荡着海水,使得海上泛涌起巨浪。之前我们提到,圣人出兴于这个世间是千载难逢,但是众生往往不能认识圣贤,常常与圣人当面错过。为了令人们生起对圣教的信心,圣人就要通过一些善巧方便,以使众生解除疑忌。佛陀在世之时,会使用他的神通帮助圣教的弘化,但是神通并非是佛法真正的目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的一种手段。
圣人的出世,以及他在世间的行谊,未必都是声势很大。比如孔夫子,就是一个很平易的人,他一生致力于教学,没有主张什么怪力乱神之事。圣人拯救世道人心所用的方法,都是教育。前面向大家汇报过,教育的成效得要一百年才看得出端倪。因而我们今天复兴这些传统文化,推行圣贤教育,绝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把它搞成了“封建迷信”,过分神化夸大传统文化。
大鹏拍击水面,而后“抟扶摇而上”,升至九万里之高。“抟”是凭借,是形容鸟在空中盘旋而上。“扶摇”是飓风。大鹏要升举到高处,须要顺应着风的气旋,借助于自然力。顺势而行,知时而动,我们做事才可能成功。即使是圣贤,也同样要根据时代的形势、社会的条件而为。我们平常人习惯讲“运气”这两个字,通常以为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偶然出现的情况。实际上世间之事,绝没有偶然,都是在因果决定之下的必然。只有知道因果,并且彻底地明了、相信因果,才可以避免人生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当中,也才能好好地学佛、修道。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佛家说这都是因缘法。大至一个国家、社会的气运,小至于我们个人的命运,不是由所谓的上帝主宰的,而是人心起了决定作用。人不能改变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这些自然的规律,但是人生穷通顺逆种种境遇、世事盛衰成毁诸般状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觉知因果的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使得社会和自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圣人的施为,同样要观察时代的条件、众生的根机,如果世道昌明、人心向善,各方面的缘成熟了,圣人一定不遗余力地投身到社会之中,帮助大众、服务于大众。如果世道人心都十分浊恶,圣人便不会急于入世,而是选择在明哲保身的基础上,用其他各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我们都知道,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把精力完全放在传统文化的整理工作和教学上。夫子并没有像隐士一样,选择独善其身,而是始终心系着天下,把中国文化的火种传续下来。所以圣人的待时、顺势,不是消极地等待,不是被动的接受现实。我们学圣贤,乃至学佛修道,要学会凭借利用各种因缘条件,无论是处顺境还是处逆境,都能保持向道之心的如如不动,以这个不变应于万变,方才是大智慧。
底下一句,“去以六月息者也”。憨山大师谓:“六月盛阳开发,风始大而有力,乃能鼓其翼。”这是说圣人,也是在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清楚地知道时机的重要性。人在顺境当中往往容易,碰到逆境则很难面对。同样的机遇,却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这当中很大原因是在于人,而不是天。譬如庄子在文章里讲到的风,鹏鸟可以凭借风飞往目的地,同样是这股强劲的气流,也能给大鹏带来很大的阻力。关键是要知道何时行动,何时应该停止。所以孔子在《易经》中经常说:“时义大矣哉!”
以上这一小节,我们就解读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