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来撩杏花,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毕竟这是一个桂花飘香的季节,作为二月花神的杏花,杏仁都可以吃了。但美好的事物来得就是那么机缘巧合。教师节前一天,一东北姑娘送我一张贺卡,说那是她春天的时候在东师校园内拍的花。得闲我欣赏了下,细看辨认出是杏花,就又问她索取了几张。春天的时候就有心想做一期杏花,但一直没有拍到杏花的照片。
杏,蔷薇科杏属植物,学名:Armeniaca vulgaris Lam. 。花单生,大多成簇开放,先于叶,花梗很短,萼片呈明亮的绛红色。花瓣五,圆形至倒卵形,有变色特点,含苞待放时呈红色,随着花瓣的伸展色逐渐变白,清·王象晋《广群芳谱》“......花二月开,未开色纯红,开时色白,微带红,至落则纯白矣。”(现在有粉色花瓣的栽培变种)正因为杏花的白,不是纯白而是稍带红晕,所以用“杏脸桃腮”来形容美女。杏花区分于早春其它几种常见花的关键是其花萼在花开后反折。南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指的应是杏的主体色调,除了含苞待放时的花萼,其新叶与细小枝条,基本都是深红褐色。
杏是我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3500年以上。殷墟甲骨卜辞即有“杏”字,《管子》、《礼记·内则》、《山海经》等都提到了杏,涉及其分布、种植和利用。杏花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时间也较早。《夏小正》“(正月)柳稊。梅、杏、杝桃则华。”它关注的是杏花物候的生活功用,而非其审美的意义,像南宋·韩沈《临江仙》“红梅已谢,杏花开也,一片海棠犹未”、金·元好问《杏花》“桃李前头一树春,绛唇深注蜡犹新”,都体现杏花前承寒梅而后接桃李的物候表征。
杏,与梅类似,早期人们首先重视的是果实、木材等实用价值,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才从实用目的向物色审美的角度转变。由于杏的实际分布和经济应用远不如松柏、杨柳、桃那么广泛,其在“五果”中的地位也不如桃、李、枣之类重要,历史上也未像梅、桃那样形成知名的产区,大规模的风景名胜较少,故南朝以来,杏之赋咏从未像杨柳、荷花、梅花那样酿成时尚焦点,但也相沿不绝,代有佳作。如北宋·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备赞“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北宋·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元·王恽《春夜独坐》“长记东墙微雨后,一枝红艳杏花娇。”
下面我们来聊“杏花春雨江南”,这一区域自然风光的名言隽语最早见于元·虞集作品《风入松》。我以为杏花既然代表江南应该为江南独有或比较常见,而事实是杏花在北方才普遍。因此我专门请教了文化传播学的教授,教授说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杏花代表江南,最主要的原因是杏花作为早春主要的花卉与江南春天的意象相联系。后来我查找了一些文献,南师大的程杰教授有评价:此句将物色风景的优美感受,季节气候的生理愉悦,还有文人世界的优雅情趣完美的糅合,使这一简单的风景描写、纯粹的意象组合,获得了“形象大于思想”,“言人心中所欲言”的艺术魅力,成了江南这一特殊区域自然风光的经典写照,同时具有了中国美学风格和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传统的文化符号意义,散发着永恒的生命力。
来点诙谐有趣的,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
我一直想去看一次新疆伊利的野杏林。
《风入松》(下阕)
元·虞集
御沟冰泮水接蓝,
飞燕又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
凭谁寄、银字泥缄?
为报先生归也,
杏花春雨江南。
参考资料:
1.《中国植物志》
2.清·李渔《闲情偶寄》
3.程杰《论中国文学中的杏花意象》
4.程杰《“杏花春雨江南"的审美意蕴与历史渊源》
文字:虫二
摄影:Hello-KittyLily
审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