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基于流言炒股,股市流言可以说是对股民心理的折射
股价的波动可以看作是股民心里波动的产物
仓位的高低决定了对股市流言敏感程度的高低
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很难重合,长期趋势保持一致,股票价格由市场需求决定,每天波动,股票价值波动很小
逆向思维——99%的活跃交易者所犯的最大錯误就是在顶部看多、底部看空
惯性思维使股民不顾变化了的客观事实,也要为自己持有某只股票而强调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
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股民至少每半年就必须重新评估所持有的每一种证券。不仅是检讨自己的持股和计算账面盈亏而已,而且应该尽可能地以超然的观点重新分析每一种持股
当人们都在欢呼雀跃、为股市疯狂时,你就得果断地卖出去,而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上涨,当股票跌到无人问津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而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
任何上涨都会以下跌而结束,任何下跌都会以上涨而结束
在股市中,当少数人看多的时候,市场还不会发生质变;当发展到多数人都看多的时候,市场就可能见顶:而当绝大多数人看空时,市场就会发生改变
当市场大众心理倾向于买的时候要卖,当市场大众心理倾向于卖的时候要买
不买热门买冷门,不卖冷门卖热门”;“不买利好买利空,不卖利空卖利好
贪婪,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股价上升时,还在一心追求更高的利润,迟迟不肯在高价位时卖出自己的股票;另一方面,在股价下跌时,一心想着股价会继续下跌,迟迟不肯买进,结果往往失去最优的投资机会。本来在打算买进某一只自己看好的股票时,往往会仅仅因为贪图几分钱的价格便宜没有能够成交,从而错失了投资获利的机会:在卖出某一只自己已看坏的股票时,也会仅仅因为想要多卖几分钱而未能成交,从而失去了避险的良机。
和牛市中的贪婪一样,熊市中的恐惧也是股民投资的大忌。恐惧就是对投资风险过度地担心
消除恐惧的一些办法,试着把恐惧的心理写下来,跟现实情况做客观的比较,就会发现实际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当一份书面报告摆在你面前时,就有真凭实据可供检讨和思考。这样做出来的判断,一定胜过脑海中时起时落的混杂念头
在股市上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人们对股票公司投资前景的展望,而只是股民对股票在下一期出售时能卖出高价的短期考虑。在这种情况下,股民的行为常受投机幻觉的支配。虽然这种幻觉迟早会破灭,但是股民往往容易被这种美好的幻觉迷惑,似乎觉得如果不利用这一幻觉就是愚蠢的。于是,他们便在股市中上演了一幕幕从暴富到破产的悲喜剧
在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上,无数次投机狂潮的掀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群体感染效应的影响
恐慌时期出现的价格底部往往不是由恐惧造成的,因为恐惧的股民此时早已因恐惧而卖出了股票;它是由于一些人资源耗尽、不得不卖出股票而造成的。突如其来的事情让这些人措手不及,如果能给他们点时间,他们会继续持有股票
恐慌时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民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所造成的。他们被“套”住了,无法很快变现。即使他们有很多资产,也无法立即兑换成现金。这种情况往往要归咎于他们对自身和未来的过分自信所造成的过度贪婪和急于求成。
恐慌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价格已经到了谷底的时候,还在跌。于是,很多人原本是为抄底而满仓,结果发现并不是底,而不得不在下跌时抛出股票。
股民一旦跟风定会上当。
要求自己绝对诚实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投资决策完全是由我自己做出的吗?成功的投资在于完全由自己做决策,而非跟随潮流
投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当中涉及很大的风险,过度自信会使我们错判信息的准确度,同时高估了自我的分析能力,因此常造成许多不良的投资决策,例如过多交易、过度承担风险以及错误决策,等等
股市里没有专家,股市的走向总是与大多数股市专家的观点背道而驰
事实上,股市投资是一种大众心理游戏,许多关于股市如何变化、处于何种状态的评论、争论都是不正确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买卖双方的平衡与否
股民相信专家的预测,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受锚定心理的影响。锚定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釆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
事实上,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其建议和意见准确,而往往是因为事后的专业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些并不能够代表其对市场的预测能力。
在股市中,股民还是能发现有极少数专家意见的准确性是非常高的,这是因为这部分极少数的专家能够得到很多的内幕消息,比如在政策的制定方面或机构的意图方面等。可是,股民在市场中并不是经常能够得到这类意见,如果一个专家泄露了机构内幕,那么股民首先要分析他的意图:是为别人赚钱吗?那么,他为什么不自己去赚钱?而且他的这种行为是很容易受到监管机构的惩罚的。所以,对于这类专家的意见,也不能轻易盲从
不做“布里丹毛驴”,人们把决策过程中类似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为了防止瞻前顾后带来的心理煎熬,股民必须要有果断的思维。以跌势中经常出现的反弹行情为例略作说明,每当反弹行情出现时,有些股民就会开始争论是反弹行情还是反转行情,事实上,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只要市场还没有出现明确的转势信号,就可以先将弱市中的每一次上涨都视为反弹行情,只要有所获利就应立即了结。因为反转行情的崛起、拉升、筑顶等过程一般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绝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股民根本不需要因为担心踏空而犹豫不决
“想要的”就是合理的,人类的本性使然,人们总是认为当前的事情会继续向前发展,很多计划都是根据这样的推论制订出的。比如,小麦价格高的时候,农场主们就多种小麦,他们觉得会增加收益;同理,价格低时,他们就少种。而一个聪明的土豆农场主曾说过,土豆价格低时,他就多种;价格高时,则少种。因为,他推断,其他农场主肯定会做相反的选择。
事实上,股民越是把自己的思想固定在仓位上,所做出的判断就越扭曲,就越看不到以前考虑的因素之外的东西。只要是尝试过的人都知道,一旦进入股市,思想就会多么不可思议地被扭曲。
人们期望某种有利的事情发生才去买股票。有利的事情出现了,价格上涨了,不利消息的出现就显得不重要了。相反,利好消息大量、持续出现,他们却反而看不到卖出的理由。尽管如此,如果某人没有某只股票的仓位,只是旁观者,那么,他就应该看到,卖出其实是有重要理由的——价格已经上涨很多,且兑现了利好消息
如果缺乏专业的投机知识,价格上涨到一定高度后,当前价格已经兑现了利好,他还会持续持仓,期待价格上涨,而错误往往就出现在这个时候。1000 个股民中,没有一个能完全做到不受自己持仓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判断。这种影响往往是潜意识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避免让活跃的想象掩盖真相,如何避免把内心想要的东西当成真实存在的东西
忘记自己的持仓,只从当前的市场做判断才是最客观,最有可能接近于真实的,也是误差最小的
心态平和——切记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不要急于对令群情激昂的信息采取行动;不要在心急的时候进行大量交易;不要让自己在股市中的状况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要“理智”,不要“冲动”
有意思的是,很多股民有时候在购买一件几百元的家具时,都会前思后想地考虑一阵子,而不会立刻做出决定,甚至会多逛几家商场比较一下。但是在买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股票时,却往往会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做出决定,轻易地将自己的血汗钱变成了风险极大的股票,这无疑是很不合理的
对没有未来的企业不下单
未经研究不下单
短期暴涨过的个股不下单
未设止损不下单
果断放弃沉没成本
比如,10 美元购入的股票至少要超过 10 美元才会“保本”卖出。其实,如果理性地看,持有还是卖出股票与 10 美元的买人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一旦你用 10 美元的价格买人股票,买人价就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决定卖出的理由应该是它未来的走势,需要考虑的是它的发展前景,而不是过去为它花去的沉没成本。我们的买价只是过去的一个成本数据,和当前做出是买还是卖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就会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股票买入时的价格是沉没成本,它不应该影响抛或不抛的决策。因为不论你是抛还是不抛,这笔钱已经支付出去了。股票的走势也不会受到你买入价格的影响。在单边下跌股市中,“保本”卖出的策略是非常危险的,它可能会让投资人被迫忍受长期下跌造成的巨额亏损。决定抛或不抛股票的要素,应该是股票的走势以及其他备选股票的情况。如果你看好这只股票的长期前景,而且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替代股票,那么,不论现在是赚是亏,都应该坚守下去,并且不要为短期的波动而神经紧绷。如果你不看好这只股票了,或者有其他更好的股票可以投资,那么,不论买入的价格是多少,都应该抛掉。总之,在决定抛或不抛时,应该彻底地忘记买人时的价格,这样做出的决策才是理性的
千万不可借钱炒股,负债的压力会让人失去理智的判断,而且很有可能倒在黎明前
以上是我做的一些干货摘录,100多年前的股市心理,放到现在依然适用,如果想对照现在的区块链,只要把上文的“股票”替换为“数字货币”,就成了一篇《区块链心理学》,股市还是那个股市,股民心理还是那个心理,100年不曾变过,究其原因,应该是人性使然,不曾变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