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中关于一段诗人的描述我特别认同,他写到诗人的创作必须要有情绪的逆升,其实我觉得任何的创作似乎都需要情绪的波动,特别是文艺相关工作着,甚至是理学博士也需有灵感的激发作为进步的源泉。
而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没有那么多细腻的体会和劳神的冥想的,因此也就创作不出很多的佳作。但是,我总觉得绝大多数文章都有无病呻吟的嫌疑。另一点便是有足够多的生活经历,正如我所说其实我们也是没有的。因此没有佳作的现象也不奇怪。
只是自此我就有了一个疑问了,既然我们不能言之无物又确无生活阅历,那我们该如何进行写作爱好呢。基本从各个行业我得到的经验就是模仿或者临摹。这也就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其实我一直觉得写作的人并不算难,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所做的也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不过困难的地方在于找到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或者是视角。但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产生质变。因为作家的要义是生活,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再没有比生活对我们每个个体更公平的了。因此,也就不难解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都曾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其实我们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用一生时间都不会太长。曹雪芹、海明威都是这样的例子,由此也可见,这个道理适用于古今中外。不过也有一些商业化和内涵性结合较好的高产作家,比如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还有马尔克斯等。但最重要的是作品本身。毕竟,文学作品有其精神性,而不是做产品。
不过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问题的一点是现在碎片化的阅读模式以及电子书的应用。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从简书app上看到的文章不少,基本也是保证每天都有至少一天的阅读量。不可否认的是我接触到的文章确实可以给我一些启发,也对一些我之前听所未听、见所未见的事物扫了扫盲,可是我最大的担心是,我接受的信息是片面的、非中性的,可是正是由于碎片化的阅读我不能像书本那样系统地学习和全面地认识。另外,自从在平板上下载了kindle之后,看书变得更加方便,我不需要再到实体店挑挑选选,(仅限于小说)要买外国文学时也不用犹豫到底哪个译本是最好的,在亚马逊上有足够多的读者的评价。用于买书的花费也是锐减,而且极大地方便了我的生活。(是不是最近在做六级题的缘故,写的口气道是极像翻译原文题)。可是正如前面所说,这样会产生什么问题呢?首先,很多信息和结果被直观地列举出来,我们被剥夺了自己的智慧参与其中的机会。其次,因为太过便利,缺少缓冲我们既可能被挤占用于思考的时间。不过总的来说,在数量上阅读是有了的明显增长。
其实作为一片纪实的小文章是不太可能做出什么结论的,因此我要也无法写出一席冠冕堂皇的话作为结尾。只能说继续积累,继续感受。毕竟我不觉得写作应该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事情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