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篇文章叫做《恨恨而死》,文中这样写道:'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一一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仔细琢磨,虽然不知道鲁迅所说的那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是何方神圣,但我们每个人身上何尝没有这种“恨恨”的成份!
日子过得不好,便要怨爹怨娘怨出身,怨完了照样日出三竿才起,在手机游戏里醉生梦死,却不肯在过日子上下一分功夫。
职位没有升迁,便要恨贪官当道、污吏横行,没有识得自己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从不问自己,干了多少实事,有怎样过人的才能。
就连简书上,也常有对别人挑三拣四、大泼冷水之人。你跑去看他的主页,只不过寥寥几字,真不知一个没写下几个字的人哪来的勇气去挑剔别人?
其实“怨恨”的情绪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旦有不如意的时候丶一旦有别人超过我们的时候,这种“怨恨”的情绪便越发旺盛,总觉得老天看错了人,总认为以“我”的德行、能力才更应该成为老天眷顾的那个人。
鲁迅说,遇到这种“恨恨不能平”的时刻,他们如果细细地想,慢慢地悔了,这便很有些希望。万一越发不平,越发愤怒,那便“爱莫能助”一一他们终于恨恨而死了。
愿我们不要借了世间无数个不去上进的理由,来遮盖自己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的行为,一副“恨恨而死”的脸孔,其实并不“恨恨而死”。
最好时时拿块镜子照照自己那副“恨恨而死”的面孔,看看有多虚心,扪心自问一下哪些“恨恨”的理由,有多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