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年的时间没有写东西,一半是自己太懒,一半,是希望自己闭嘴。
我应该承认我是一个爱说话的人,前提是要有我感兴趣的话题;可我对安静却又有着莫名的向往,仿佛大雅之人需得隐居竹林,方才怡然自得,只可惜我脱不了俗,当不了圣贤。当我学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学会闭嘴同样重要,因为总会存在和你立场不一和喜欢曲解事实的人,就像你我一样。
所以总想着说出的话,写出的字多一些技巧,就像我在夸奖一个女孩子的时候会观察今天的她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去夸奖她今天的耳环很漂亮,今天的口红色号选的非常适合自己……这样的评价我说过许多次,说得多了,赞许也成了恭维,在自己看来是套路,在旁人看来,多是虚伪……
于是适当闭嘴就显得经济适用,省了自己没话找话的疲倦,更免了听的人满脸尴尬。
可此刻我想写写自己讨厌的东西,虽然说得清的和拎不清的,加之也不在少数,那便想到就落笔。首先闪过的一个词便是【贫乏】,这包括很多,贫穷、无知、愚昧、性格缺陷等等。而这些又往往愿意扎堆出现,像苍蝇偏爱臭鸡蛋一般。所以人们喜欢挂在嘴边的往往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且重音一定是压在后四字当中。
我对贫穷并无恶意,但对明知贫穷而毫无上进之心充满了鄙夷之情;那些把无知愚昧当成混不吝的资本更是耻上加耻。所以我对于【贫乏】的厌烦之感不在于其本身,更多的是存在这些问题的人。之前有句话叫“劳动人民最可爱!”我想在现在仍然可取,起码劳动中的人,很可爱!
偏见这种东西,大到社会价值观念,小到个人执见,无往不利。好比我想到行政就想到不作为,效率低;想到偶像便是艹人设,做公关;我不敢说所有人都这么想,但多数应该如此。这样以偏概全便是偏见,而且这玩意就像抽烟喝酒,易养成,却不容易戒掉。
也有人把种现象叫做标签化。我还记得在高中语文课的小讲演上,有同学谈到“去标签化”貌似核心思想就是平等,公正。我以为这放在过去和现在而言都很蠢,未来尚不能估量。同样愚蠢的还有立意不错,但做法勉强凑数的课前演讲。
此刻一定有人跳出来指着我的鼻子,正义凛然地喊到“你不也是偏见吗?”我并不会加以反驳,人们对于偏见很少有强烈的认同感,这要承认。我所厌烦的,是觉得自己吃了粗粮别人就肯定穿布衣的盲目认同,是不发一言,不假思索就信口雌黄的丑陋模样……
还有一样东西让我极度恶心,其程度不亚于我对快手说各位老铁和穿着二逼的社会摇小哥的恶心,那便是瞎侃所谓的“梦想”,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梦想这个词变得像乱嚼一通说吐就吐的口香糖,变成了选秀节目上的一番说辞,变成学生作文里的无聊加分项……
我非常敬佩从事一项事业或是执着于一个喜好并且足以用其支撑一生的人,像汪涵笔下的手艺匠人,亦或是像陈丹青那一辈从匮乏年代走来的人。现在的我们,以及比我们更年少的一代,被选兴趣班,被选大学专业等等。我们喜欢一切,又厌倦一切,所以在很多认知上都是泛泛而谈,找不到一个支撑的点,于是靠父母,看大家,大势所趋我亦往已。并不是没得选,而是不足以选。
我所厌烦的,大多不是事情的本质,而是其后的污秽……就像一道难以下咽的菜品,不在于食材的本身,而在于做法的粗制滥造。可恶的不是游戏规则,而是玩游戏开挂的人,我们往往一边痛骂开挂的行径,一边又无比渴望自己走上捷径。
而我最讨厌的,便是自己现在的模样……
人性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