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秘密》,是高三下学期,和班级一位同学交流时他提到的一部必读书,记得当时还非常好奇。很幸运,半年之后我终于翻开了这本“神奇”的书。我想这本书最大的看点就是它对约定俗成的唯物哲学真理的冲击,借助量子力学来解释唯心主义的可行性。但对此我们也不该盲目崇拜,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书中从财富、生命、健康等一系列领域阐述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共同掌握的一个秘密——吸引力法则。现代量子力学表明,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而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每样东西都有它自己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相互吸引并引起共鸣。当我们想要一样事物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自己的专注力于之上,让自己的频率将其吸引过来。听起来很不科学,甚至有些离谱,但它的的确确来源于科学。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的文章中提到,量子力学是自然科学史上被实验证明最精确的一个理论,但量子的观念连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都不能理解。我们熟知的“薛定谔的猫”,正是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之一。前几日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段平常却又传奇的书信情缘。一个香港男孩15岁起开始与一个时年14岁的马来西亚女孩通信,长达8年的书信往来让他们最终结为良缘。如今年近暮年的男孩已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院士,提到这场缘分,他试着用量子力学的方式去解释,说宇宙本来就是一场概率游戏,是注定和巧合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联系《秘密》,或许我们也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同时,吸引力法则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很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寒冬的大街上,一只小熊又冷又饿,可是没有取暖的地方,也没有食物。于是它就想:要是有一个火炉该多好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离它不远的地方竟然真的出现了一个红红的火炉!它又开始幻想:要是有一只香喷喷的烤鸡,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就更好啦!果然,又出现了一张餐桌,上面摆满了它想吃的食物。也许我们不该仅仅将其看作一个童话,因为生活中也常常会有类似的事发生。比如是否经常你想起某个人,抬起头就看到他正从远处走来?“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并不全是偶然。或者你突然很想读一本书,结果恰巧就在书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它。吸引力法则虽然是与唯物主义相悖的唯心主义,但不可否认它的作用确实很神奇,并且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还有什么能比突然得到上一秒还梦寐以求的东西更令人欣喜和满足呢?书中提到,要摒弃“我不要.......”“我不能......”这些思想,因为它们反而会把你不想要的东西吸引过来,多想“我要......”“我能......”,这些不正是积极的人生观吗?可以说,运用好吸引力法则,我们会树立非常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不过,我认为有额外的两点需要强调。首先,对于书中提到的癌症病人看喜剧片康复的事例,我持怀疑态度。如果治好绝症的道理这么简单,那我们还需要医疗机构?把这个秘密告知天下,让病人整天看喜剧片,不停地笑,他们的病就会好起来?消极的态度会加重病情,但不见得积极的态度就会完全扫除病魔。依据逻辑科学,前者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不能推出后者的命题。其次,吸引力法则不等于空想,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有追求、有目标之后,还要为之不停地去奋斗,目标会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但付诸行动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吸引力法则的成功运用离不开唯物主义的支撑,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物质或意识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吸引力法则是对唯物哲学的冲击,但并不与之矛盾。高中哲学课本里说,实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我想这是对唯物唯心千百年来争执不休的问题的最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