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没有完成这份反思报告,主要是:真的真的挺排斥反复看自己傻傻的教练过程。但每次教练后的复盘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李同学先行完成反思报告后,在吴导的紧盯不放下,我又反复听了两遍,反复看了两遍,终于提笔开始写下我的复盘反思报告。
一、听录音和看视频的不同感受
我们都知道“眼见为实”这句话,一般情况下,我们接收讯息的顺序,大部分都是先从视觉开始,就好像,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一样。如果我们同时打开我们的五官,势必会有互相干扰的现象,亦或者说,会有重点不突出,被混淆的可能。所以,这次,我选择的是把五官的能力分别打开。
当只听音频的时候,我会更加注重内容的本身,更加关注整个话题的逻辑性,更加关注每个问题的质量以及问题提出时的措辞等等。此时,我会发现,我的提问没啥逻辑,一直带着被教练者在空气中肆意奔跑着,从哪里来?要到哪去?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管它呢,先让“马儿”跑会再说吧。
有些提问的问题很长,长到我自己都记录不下来我问的问题,不仅如此,问完第一个问题后,马上进行解释,结果解释的问题跟我最初想问的问题又有些偏离,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想问的是什么。
当将注意力放到视频上的时候,我会更加关注教练与被教练者的位置关系,以及双方的面目表情和肢体语言。
在这里自夸一下,我的坐姿和身体,一直是前倾的,这样一来,就给到被教练者更多的注视和关注,也能更好的倾听被教练者的描述。同时,从视频里观察看,被教练者对我并不排斥,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起更好的连接。
但在这里想说明的是:坐姿再完美,也只是在形式上表示你在倾听,是否真的倾听到了内容,是否把听到的信息加以整合,是否在倾听时关注到了客户和客户的节奏,这些都是需要教练及时的自我觉察。而当时的我,却是过多的关注教练自身为客户定下的流程和安排,带着客户在空间中马不停歇地狂奔,忽略了客户的表述,一直在“事”的层面盘绕。
被教练者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面提到了他的老板好几次,而且有两次是专门提到他的老板的重要性。但这些重要信息全被“奔跑”的我放过了,没有看到“老板”才是问题的关键,被教练者和她老板之间的亲密度关系是把可以开启题库大门的钥匙。
另外,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我完全忽略了“情绪”二字。当一开始,被教练者的回答中就提到“我没有表达我的情绪,只是解决问题”她就主动提到情绪,我放过了。当她提到她的老板时,她是有情绪的,我又放过了。最后,被教练者说“我该整合的我都做了,我的老板给了一个漠视的回馈……”这时她仍然是有情绪的,我依然放过了。
由此可见,“积极的倾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二、教练过程的问题反思
1、带着被教练者狂奔乱跑,忽略重要的信息。
2、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太密集了。
3、提问的问题太罗嗦,并加以描述解释。
4、带着被教练者看了团队,看了老板,看了下属,不停地带着被教练者奔跑着,没有沉下去,一直浮于表面,一直在“事”的层面。
5、一直在控场,没有跟随客户的节奏。
三、开始教练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教练前的化学会议非常重要,此次化学是吴导做的,打通了很多信息通道,反思自己的化学会议很难做到这么高效。
另一方面,在拿到主题后,一定要做功课,至少要整理教练的思路,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此次我的教练完全没有准备,并不是来不及,而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信息量太大,实在无从下手了,于是就“无知者无畏”的上阵了。所以在“战场上”我也不知道我都问了些什么,更不知道我要去到哪里,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的种种。
由此可见,教练之前务必做些准备,但不要带着预设“上战场”。若无法清除预设,那么就要发挥教练的好奇心,将自己的演绎进行求证,要记得,答案永远在被教练者身上。
四、此次7分钟教练的收获
1、不再惧怕观看自己的现场视频。要能跳脱出来,用第三方的视角将其当成案例进行客观的分析。
2、教练时速度快的领悟:之前也有同学反馈过我的教练过程速度很快,但我一直不明就里,此次的现场教练、吴导的点评、以及事后的复盘,才真正体会到,我的马儿跑得多快多野。
3、第一次非常正式的认真的复盘:教练过程看了5遍,把每一个问题、对话都记录下来,自己做批注,区分哪些可以加分,哪些是减分的。虽然,减分项很多,但相信每次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真正悟道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