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很难免会被培(bi)养(po)成对成绩异常关注的人,因为老师会问他们要成绩,父母会问他们要成绩,就算老师和父母都已经明确表态"你考什么样都行",学生们仍会因为同辈的压力而不得不把成绩看得很重。好成绩的背后,有成就感,有被认同,有社会交往,有正性的自我评价……这些都是青少年所看重的价值观……
当一个学生成绩好的时候,他(她)大概不会去思考学习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因为学习的回报显而易见,老师的表扬,父母的认可,同学的羡慕,自我的效能感……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还有就是名牌大学的入场券似乎也在招手,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似乎也有了眉目,安逸美好的生活似乎就在不远的未来等待,一切似乎都是那么自然。
对学习有什么用持怀疑心态的,往往是那些学习过程中受挫的孩子,因为他们无法很好掌握某些知识,总不能自我承认是智商能力或者态度问题,便萌生出"我学不好是因为我不想学,因为反正学了也没用,不如干点儿有用的事,别浪费时间"的防御机制。
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一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的确绝大多数是用不上的。你不会在买菜的时候用到指数函数,你不会在与人交流时满口之乎者也,你不会在吃饭时候想这顿饭包含了哪些化学元素,你不会在喝酸奶的时候想到菌类的繁殖方式,你不会在坐过山车时候思考此时的离心力是多少,你不会在坐飞机时候计算又跨过了多少时差,你不会在爬山的时候思考这里的土是什么种类,你不会时刻剖析市场的变化是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你不会时刻都想着历史上的今天哪位皇帝搞了什么大事情……
作为一个已经从中学校园毕业十年的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中学阶段给我留下的印象里,除了老师一个什么口误引起了全班哄堂大笑,除了老师上课时候滑稽的穿着,除了哪个同学公然跟老师对峙冲突,这些事情记得比较清楚以外,其余的,上课学的知识,呵呵,真的所剩无几了。尽管我曾经也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这便是许多学生学习受挫后不想再学习的理由。因为反正学的知识只是应付高考,以后也用不上,学了也要忘。再者说,名牌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没读大学仍然过上有钱人生活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这些不争的事实破碎了我们一直以来为孩子们编织的美好的梦"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其实,是我们没有清晰地表达,或者,是我们都没搞清楚,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资本,其实不是知识,而是能力。知识只是能力的一个层面而已。
新精英古典老师认为,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层,他称之为"能力三核"。
什么是能力三核?如何从能力三核的角度发展和培养能力?如何把现在所学与未来的生涯联系起来?如何让学生重获学习动力?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