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能给一个人多大的影响?
过去我只觉得这是性格问题,不会影响人生走向。慢慢的我发现这对人的价值观形成有截然不同的差别。
原来我误会了“人人生而平等”所表达的内涵,这个平等只是人格上的平等。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等价。
文化圈层从来都存在,或者说阶级从来都存在。只不过没人愿意承认自己属于那个底层。
工作了这么多年后,经历了不同高高低低的公司和岗位,也见过不同的上司下属,我一直想总结出他们的典型类型,比如名校标签、学历标签、年龄标签、性格标签等等。
但一直找不到相似的维度。本以为职位高思维境界可能也会高,受教育程度也高的话自然文化素养就深沉厚重。然而尸位素餐的领导比比皆是,教育程度的门槛本已经遴选出了有一定素养的人。可这些领导们从谈吐和思路上你简单一分析就能发现虽然有的高管有逻辑有做事方法,但缺乏同理心。缺乏与职务相配的沟通技巧,甚至缺乏高管最需要的团队凝聚力的一种担当和领袖魅力。
他们年龄、学历、名校每个高端岗位应该具备的条件似乎都不缺。
反而,我会在一些低职位的同事身上找到那种让人一眼可见的素养。那是一种包裹在气质里的东西。他们的业务技能可能并不娴熟优秀,与你请教问题的尊敬也不是谦卑低垂的态度。
此外,我也有过比我大七八岁的下属,有时他对你的无理要求既不当面反驳也不敷衍接受,他会用他的方式来暗示你的决策可能并不合理。如果你一意孤行,他甚至会想办法给你收尾而不是阻止你去做。他会用他的宽容来包容你的任性,不,那是一种悲悯。在洞察结果的前提下仍然给你展开一个试错的机会。
你可能把这归结为一种服从,但我经历的并不是,因为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人我发现他们背后的共同点是都有个完整幸福的原生家庭。
他们未必是行业和企业中最优秀的一群人,但他们活得通透的,是最具幸福感和同理心的一群人。
反而,一些高管和老板们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这能让他们逼迫自己更努力,更能把握每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虎视眈眈,带着侵略性去尝试各种可能,甚至尝试员工接受的底线在哪然后在底线边缘与之博弈。
但即便是这样,那种激进的努力与知识的沉淀也并不成正比。
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老板即便算成功,与一个书香门第的普通员工相比,可能都达不到家学沉淀的厚度。
认知是与家庭背景直接相关的,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你表面看到的他的认知水平都可以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里摸索出来。
记得我还尚算年轻的时候,猎头推荐一个管理岗位,我听了她的介绍就告诉她这个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需要我这样的角色,因为企业与人的成长一样,它也有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而我是在成年期的一本教材,给幼年期阶段的企业来讲没有能碰出火花的交集。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我云里雾里不落地。她听了虽然认同,但辗转几次还是说企业对我的背景很看重,而且给了我一个当时无法拒绝的价码。所以带着点虚荣心还是去聊了一下。
但结果不但跟我想的一样,而且还有一些无厘头。
因为对方的企业是从生存期刚过渡到发展期,所以老板最关注的是操作层面的战术问题,所以在他们的认知里面是靠探索和试错来开拓市场,而我就成了拿着一套方法论来给他上课的职业经理人。他听的云里雾里,我说到最后也索然无味。所以他们最后借着猎头传话说我虽然履历很好,但聊下来发现并没有实际能力。
我没有解释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维度认识的问题。在聊的过程中对方的措辞和沟通方式能看出他的认知层次。
我不否认他的成功和努力,也许我可能也没有对方那么奋进。
也许你会觉得认知层次与原生家庭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为幸福的原生家庭也未必是富足的或者有家学渊源的。但就是家庭层次可能会把你牢牢的锁在你的文化圈层里。
别觉得绝望,大部分人并不会有这种意识。每个人都会在自己所属的平行世界里得到自己的幸福。
当我认识这位亚马逊跨境电商小姐姐的时候,我放弃了,或者说刻意回避了原生家庭的要求,才造成了后来的狗血剧情。
有自己的事业的女生都比较有正事,不管内心多么小女孩,工作起来认真的样子都会很吸引人。
她是做跨境电商的,其实与自己做淘宝店的店主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占着英语专业毕业的便利能更容易上手。然后一点点的耕耘几年也小有所成。但学英语的毕竟不是作营销的而且对互联网平台的运作也并不有多深的理解。做了这么多年一直靠身体上的勤奋来努力,并没有很系统化的研究过如何事半功倍的去优化自己的经营方法。
接触了一段时间,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互帮互助”的状态,我帮她分析SEO的投放,怎么样优化listing,教她把静态图拍成视频。帮她剪辑和旁边配音,别看她是英语专业,但发音并不好只能我来配。这也让我有点意外因为毕竟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口语应该还可以,她解释道,因为学的哑巴英语,只是考试好但没条件经常说。渐渐的,我就了解了她成长的环境里并不是那么顺利。
这位亚马逊小姐姐就是那种努力到让人心疼的女孩,她是跟着养父母长大的。小时候老家人不喜欢女孩,所以生了女孩就过继给了亲戚,然后继续生男孩。
后来如果不是有人资助她大学学费,可能就不会继续读书了。
艰难毕业后,没有背景的和更广泛爱好和见识的姑娘自然也难找到好工作,所以就自己借着英语和电商的一点联系来做起了亚马逊。
后来亚马逊做的还不错,不但能满足自己的生活,还能负担起养父养母一家的生活。
这样一个努力活着,努力创业,努力回报的女孩,即便家庭背景普通,也会让人建立起信任和好感。
只是突然有一天,她的“前任”出现在我面前,说他们的感情并没有结束。
这次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大她很多岁数的前任就是她大学期间的资助者,毕业后他们就在一起了。
但这个男人有家,他离婚后来找她。这时候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经济能力。
这种狗血剧情就像我看了现场版的《蜗居》,她就像电视剧里的海藻。年轻时候家庭没有给到完整的教育,很轻易的就向生活低头了。
不想陷入这么复杂的关系里,这段还没开始的关系就这么戛然而止了。
原生家庭的经历能让一个人很脆弱,也能让一个人很固执。她的原生家庭只给了她生存的口粮,却没有给她完整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