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江茗
01 求学时代
照片上这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其貌不扬,放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个不起眼的老太太,生活朴实无华,对物质追求也不高。
她的名字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甚至留下来的生平资料也很少,但是她绝非等闲之辈,可是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的“奇女子”,她,便是王承书。
1912年6月26日,她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世家。王承书从小就体弱多病,身体发育也比不过同龄人,但是她的性格却极其要强。王承书小学三年级和小学六年级时曾两次因病休息一年,即使生病在医院里也从来是书不离手,其父母也经常邀请她的同学来家里帮她辅导功课,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气势,和同学一起参加升学考试,居然都被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录取。
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从少时即可见一斑,而她,自小就非同寻常,求学时代的王承书一直以居里夫人作为精神偶像,向她学习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精神。
王承书从小成绩优异,尤其擅长数学,“二小姐,快来算账!”每逢遇到和数字打交道的事情,家人们第一个想到王承书。1930年,年仅18岁的王承书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被燕京大学物理系录取,她一直认为当时最先进的科学莫过于物理学。物理学,这是让很多男生都犹豫不决的专业,居然让王承书着了迷一般的喜爱,在该班13个入学新生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燕京大学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整整四年,王承书都是沉浸在书海中,经过一番角逐,王承书的成绩超过了班上所有人,也成为了物理系的第一。经过逐年淘汰,到1934年,仅仅毕业了4名学生,而王承书名列榜首,并获得“斐托斐”金钥匙奖,这对一名毕业生来说,算是一种对专业相当的肯定。
紧接着,王承书又花费了两年的时间,顺利拿下了燕京大学的硕士学位,成为业界一大佳话,也让王承书成了燕京大学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自此,人们再也不认为物理学是男人们的一项“专利”了,打破了世人对“女子学不好理科”的偏见。王承书毕业后,只要有人提起燕京大学的王承书,学弟学妹们总是会发出王承书仿佛是神一般的存在的感慨,她实在是太强了。
02 终生伴侣
对于一所名校来说,学霸总是会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关注,更何况是在物理领域。好胜且自律的王承书得到了导师张文裕极大的欣赏。一个是光芒四射的佳人,一个是积极进取的才子,彼此吸引,相识到相爱,1939年,在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王承书与导师张文裕步入婚姻殿堂。
当时的传统思想是,女子一旦成婚后,便不应该抛头露面,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在家里好好地相夫教子,更别提什么社交了。可是王承书是何等的一个女子,她坚决的说道:“女子是否能干事业,绝不是靠婚否来决定!”婚后不久,王承书得知,美国有一个老太太留下一笔遗产,专门支持亚洲未婚妇女去美国学习。可是当时的王承书已经结婚了,不符合条件,她多次申请,最后被破格录取,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在前往美国的途中,曾有人问王承书,“你家张先生又不是养不起你,你为什么要去美国?”王承书听后非常的生气,说:“我为什么要靠他养啊,为什么不能自己念书、工作呢?”到了美国后,王承书仍然继续选择研究理论物理。
多年后段存华曾问起其选择理论物理的原因,王承书回答:“我是一定会回国的,当时中国搞实验物理还没有设备,那就先研究好理论。”当时的密歇根大学从来没有过接收已婚妇女作学生的先例,可是当时国际权威物理学家乌伦贝克教授见王承书实在是太优秀,便破格接收她为学生。
没过多久,张文裕也赴美深造,但两人不在一个城市,平日里靠写书信来寄托情思。因学业、工作繁忙,王承书一直到39岁才生孩子。
由于家庭总体条件并不算宽松,王承书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富裕,她自己做饭,自己做旗袍,一直记着中国的节气,每年冬天数着哪天白天最短,数着冬至的到来,包饺子、贴春联样样都在行。她一直坚持走路上班,清瘦的身体走起路来却很有劲儿,看到美国人走到她的前头,她就一定要超过他,绝不落后。
03 学术之星
1951年,时年39岁的王承书和导师一起提了“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是当时极有价值的一个公式,当时已经发表便轰动了全世界,解决了玻尔玆曼方程不能处理多原子分子气体输运性质的问题,至今仍在激光、激波、化学反应的气体性质研究中被人们使用,并且被科学家们一直沿用到现在。接下来,王承书的人生仿佛开了挂一样,她又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这个成果再次引起了国际的大轰动,人们这时候才发现,这个其貌不扬的的女生,居然是一名中国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惊呼这是不可能的事,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乌伦贝克教授对他这个学生是十分看重,并且平日里也特别喜欢与王承书讨论学术问题,乌伦贝克教授评价王承书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是认为她的前途不可估量,如果在美国继续待下去,假以时日,将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可是王承书的脑海里永远都装着祖国,她时时刻刻惦记着能回到自己的祖国,可是美国怎么可能允许她回国呢?美国方认为:“这些留学生回去后,一定会成为潜在的原子弹制造者!”王承书甚至还收到了联邦调查局的监控,这曾让王承书痛苦不已。在重重阻扰下,王承书只好继续留在美国做研究,可回国的心早就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
04 回到祖国
1955年,中美达成有关协议,王承书终于等来了回国的机会,来不及考虑,她立马和丈夫提出了回国申请,为了避免美国的无理检查,她将宝贵的书刊和资料陆陆续续从美国邮寄到北京,暂存到其几个姐姐家中,足足有300个包裹。
导师曾劝她留在美国,并且以诺贝尔奖来诱惑她,可是王承书依然摇摇头,坚决地说:“虽然我的祖国现在很穷,但是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了再回去,我的事业在中国!”
这是一个何等有气魄的女子!为了满腔的爱国情怀,不惜散尽在美国的所有资产,铁了心一般要回到祖国。
顺利回国后,王承书被安排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工作,兼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1958年,原子能研究所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她被调到该室从事理论工作。领导们希望她能从事核聚变技术,可是这一技术在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更是她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的陌生领域,这对当时44岁的王承书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王承书曾经说过半路改行不怕,只要勤奋就能战胜。接到任务后,王承书当天就来到了热核聚变研究室,并且只用短短七天的时间就翻译了厚厚一叠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资料。1960年,她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顶尖专家,从一无所知到顶尖专家,这其中的辛酸和苦楚,恐怕只有王承书一个人知道。
60年代初,苏联撤走专家,中国第一个分离铀同位素用的气体扩散工厂面临严峻的形势。苏联专家临走前,还讥笑道:“光靠你们自己,这个工厂是绝对搞不起来的,看来只能去卖破铜烂铁啦。”
王承书相当地不服,她以国家利益为重,毅然接受自己从未搞过的铀同位素分离工作。从此,王承书的名字在中国物理界悄然无声地消失了。与吴征铠、钱皋韵一起,开始了她后半生的默默工作。
05 隐姓埋名
1962年,王承书出现在了大西北的戈壁滩上,这里是是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从此以后,她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们团聚,更加是没有时间去陪陪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整个504厂,只有王承书一位女性科学家,可是她,却不输任何一位男性!
在504厂,王承书没有时间去管条件有多么的艰苦,她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面,和众多的科学家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题和技术攻关,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她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最后运算的资料数据,装满了三个大抽屉。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让没过50的王承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不少,并且岁月也让她开始变得白发苍苍。
有一次,国家领导邓小平来厂里进行视察工作,他一眼就认出了王承书,笑着对她说:“我见过你嘛,1959年你戴着大红花参加全国群英会,后来你不知道去了哪里,连你家先生也找不到你咯!”听罢,王承书也只是笑着点点头,并未吐半句苦水。
06 东方巨响
原子弹爆炸需要提炼浓度90%以上的铀-235,这是一项极其艰深的技术,当时中国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简直一片空白。为了研究铀同位素分离,国家在原子能研究院建立了一个模拟车间,先搞实验,等试验成功了,再在兰州的504厂运行。
1964年,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开始在504厂传开,高浓度的浓缩铀终于在她和她的同事手里诞生了!这为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同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这标志着我国终于成为了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中国人终于等来这一天!
不久,钱三强来504厂找她,有了这样一次感人肺腑的对话:
“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
“没有!”
“那生活有什么困难?”
“没有!”
“有什么话让我捎给文裕吗?”
“没有!”
“如果让你继续选择核事业,
继续在504厂发挥作用,你愿意吗?”
“我愿意!”
三个“没有”,一个“我愿意”,这是一个对祖国何等深情的女子啊!这是对自己的祖国爱得足够的深沉呀!
原子弹成功研制后,王承书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工作,为了搞科研,她常年住在集体宿舍,与一线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她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女同志。当时有一种说法,“做实验对女性身体有影响,可能会影响生育”。但所有女同志都没因此而胆怯。当时实验室里的吴映虹等女同志和男同志一起干,非常勇敢。“我们没有性别之分,女生照上不误。”
王承书对待工作全力以赴,但对待自己却“很不认真”。几十年来,她没换过一件新大衣,没有新鞋子,每顿就吃一两米饭,除了点水果,没有任何营养品,家中只有几件陈旧的家具。即使生病了,也很少去医院治疗,既怕影响工作,也不愿多花国家的钱。
07 晚年生活
1992年,在试验室里仍然可以见到王承书的身影,而她此时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她甚至还不顾眼疾,一篇篇看学生的论文,耐心地把四五页英文稿一笔笔标记,然后再用放大镜阅读,这让她的学生相当的感动,并且在王承书的带领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她晚年患白内障,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当她一听说每支药600元,便幽默地说:“你看,我这对眼睛还值6000元吗?"她对自己“抠门”的厉害,可却对社会无比的慷慨!她总是把自己的各种奖励和稿费,捐给单位用来购买书刊;她还自费买大量纸张,供工作人员使用。
她还同丈夫生前就约定,不给孩子留一分钱财。1992年11月5日,积劳成疾的张文裕去世了,她先是将丈夫的一生积蓄,十余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同年底,她也收到了病危通知,于是马上留下遗嘱,将自己毕生积蓄的几万元,也一分不剩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这笔钱,是当时“希望工程”,收到的国内最大一笔个人捐款。她说:“一个国家教育上不去,人才培养不出来,这个民族就肯定没有希望。”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她在遗嘱中写到,切忌任何形式的丧事。
她是这个时代真正称得上“女神”的人,谨以此文向王承书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