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孔子”之凡身】

【还“孔子”之凡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8年纪念日

对于这位“至圣先师”

他被放在神坛上用来敬仰

他的言行是理想人生最高标准

他的思想构筑成中华民族长期历史文化筋骨

曾经他也被戏称为“孔老二”

成为腐旧落后的化身

孔子到底是什么样?

今天我们就拨开所有的光环与非议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

重新认识下孔子


孔子,孔氏,名丘

他是殷商王室的后裔

周灭商后,为行安抚

周公将商人贵族及后裔封于宋

建立宋国,成为诸侯之一

到孔子六代祖宋国司马孔父嘉(字孔父,名嘉)时

以字为氏,才有孔氏

因为孔父嘉妻子长得极为漂亮

太宰华督谋夺其妻

便挑起暴乱,趁机将孔父嘉杀死

孔父嘉唯一的儿子当时尚年幼

被家臣抱着逃往鲁国

而孔子被称为圣人之后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孔父嘉爷爷的爷爷弗父何

本有机会成为宋国国君

却让给了弟弟

以至两百年后,孔子的这段家史

还被人啧啧称道


孔子是他父亲的老来子

上面有一个身有残疾的哥哥和九个姐姐

《史记》上说他是非婚生子

不过鉴于古代的皇帝圣人出身都比较邪乎

比如刘邦据说是他妈和一条蛟龙所生


近代学者考证:

孔子的母亲是续妻,他应当是婚生子

只是父母年龄差距稍大

所以才被人带着有色眼光

但不管真相如何

孔子没享受到老来子的宠爱是真的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

他与母亲离开孔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一个没落的他国贵族

一个失怙的孤单少年

那时的他,尝尽世间孤苦

所以他说: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所以他懂会计出纳,因他看管过仓库

所以他知生养蕃息,因他喂养过牛羊

没有玩伴,他自己就研究起了家里的祭祀之器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

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

他想让父母合葬,却连父亲的墓地都找不到

那时年轻的妻子不能参加丈夫殡礼

大多是在家祭祀

他无人可问,只能暂时将母亲葬了

却依旧按着人子能及的最隆重的规格

然后守孝三年

三年,这是呆在父母怀抱中的时间

守孝期间,还有件事对他影响至深

当时在鲁国掌权的季氏

邀请“士”赴宴,以收揽人心

而孔子的身份也是“士”,于是也去了

但却遭遇了人生第一次大辱

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挡在门外

无权无势的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默默把这一切咽下

他十五岁时便已志于学

深知想要改变命运

只有通过才学出仕一途

于是回去后除谋生之外,更加发愤学习

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

数学、诗歌、尚书、周易、历史

……

能学的,他都不落下

终于在二十多岁时因博学知礼名扬鲁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即使名声大振,他也从未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

这时的他要入仕途,却不再为自己

他想要传道,让礼乐崩坏的春秋

重新出现仁、义、礼、道

郯子来鲁国,他向他请教古代官制

齐景公与晏婴访鲁

他与他们探讨秦穆公称霸之事

为学礼,他找到老聃

为学乐,他找到苌弘

为学琴,他找到师襄

只要有一点优于他,他都能以师礼待之

至老不变

而为了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有上进之路

为让更多的人明白他的仁和礼

他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有教无类的他

即使你拿着十条肉干作学费来拜师

他都倾心教导

当然也有被徒弟气得发话要逐人出师门的时候

比如上过语文课本的冉有

因为帮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

孔子立马发话“非吾徒也”

然后号召其他徒弟“鸣鼓而攻之”

可谓是师徒最早公开决裂的

不为名利,只为道义


很多人都以为孔子做事讲究礼数

做事靠口才和行为感召

其实他也是大勇之人

鲁定公之时,孔子有段时间得到大用

当时齐鲁两国在夹谷会盟,孔子作为傧相随行

齐国人便认为孔子知礼而无勇

于是准备趁着会盟的时候

找夷族的莱人劫持鲁定公

以方便签不平等条约

不料事情发生时

孔子一边带着鲁定公后退

一边命士兵拿起武器

一边告诫齐景公:

华夏之地让夷人捣乱

对于齐国也是大耻

齐景公想想若要称霸,如此确实有损颜面

然后作罢

待到签盟书时

齐国又要鲁国在他们每次作战时都要出三百辆车

孔子据理力争最后迫使齐国归还了被占的鲁国土地


因为鲁国大权在季氏为首的三桓手里

孔子又极为反感春秋无君无父

各种臣弑君、兄弟相残迭出的乱象

便用计拆毁三桓所建的城池

准备削弱三桓势力

无奈因齐国送来80个美人

鲁定公和季桓子纷纷沉迷于美色

把美人给分了

让孔子大失所望

削三桓之事半途而废

此后,孔子便带着徒弟们

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途

从55岁到68岁,一直在外游历

却终没有遇到有道之君

也没有可令他施展鸿图的净土

但不管经历为何

他都能一直积极地看着世间万象


面对困苦,他很平和

在郑国,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

独自等在城门口

郑人向他徒弟形容孔子,说:

“累累然若丧家之狗。”

孔子一听欣然而叹说:“就是就是”

到陈、蔡交界处时

他们师徒被人围困在半道七天

甚至都断了粮

最后子贡找到楚国人

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面对批评,他又不失风趣

孔子在卫国时

私下见了卫国夫人南子

回去后,徒弟们就问他:为什么见她!

孔子就苦口婆心地说:

“我本来不想见她,她非要见我,我能不回礼么?

子路还是不相信、不高兴

孔子就立马发誓:

我要是有半句谎话,天打雷劈!

有一次孔子遇到有人说:

“孔子是学问广博,可惜没什么专长”

他觉得这观点挺新颖

转身便跟学生们讲:

“那么我要专攻点什么呢?

驾车?射箭?

我想,还是驾车好了。”


孔子还是个性情中人,很是爱哭

也最见不得别人哭

他和徒弟外出

听到远处女人悲痛的哭声

感觉声音里有许多故事

派学生前去探访

知道别人即使家人被猛虎咬死

也不愿离开这个没有苛捐杂税的地方

很是伤心

然后有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

因为听到皋鱼的哭声

便去询问,得知皋鱼在周游列国后

父母俱已不再,正在伤心悔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也是悲从中来,并告诫给徒弟们

于是有十三人赶回了家中


奔波十四年过后,孔子还是回到鲁国

天下无道, 他退而著书

删编《诗》、《书》, 改定《春秋》

并且教诲弟子三千

孔子没有实现的

是更进一步的远游理想: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时年73岁


“至圣”,中国民族理想人生之最高标准

“先师”,中国民族教育方针之最先启导

从个人品格到学识修养

孔子都无愧于“至圣先师”的称号

一个乐观的智者,一个和善的长者

他不仅教我们 如何为人如何处事

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安放自己的心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当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世更将其视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就是孔子,孔老夫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直至今日也仍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孔子在后世被人们送上神坛尊为圣人,圣人的名号让后人只可远远观瞻,却不能真正了解他的喜怒哀乐。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将儒家思想推上了朝堂,此后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派便开始成为一种政治工具。而后宋明理学家们又借着儒家思想的外衣将自己的理念灌注其中,使孔子及其儒家学派成为了专制礼教的宣传工具。孔老夫子由是成为了一位十全十美的圣人,但我们也就此离真实的孔子越来越远了。

那么在被奉上神坛之前的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不卑不亢

孔子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认为自己是远远称不上“圣”与“仁”二字的,只可谓是在追求仁圣的道路上能坚持不懈,诲人不倦罢了。

孔子又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句话是说,就书本上的知识来说自己与别人其实差不多,而从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方面来说,自己还差得太远。夫子甚至认为自己都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君子。

但是如果您以为这些都是孔子的自谦之辞,那就错了。因为夫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对于自己好学勤勉的优点,孔老夫子显然是引以为豪,且不吝拿出来显耀的。

更有甚者,在《子罕》篇中,孔子愈发表现出自己的傲气。在一次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被围困于匡地,却不惧不怨,他泰然自若地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夫子很自豪地认为,在周文王死后,周朝的礼乐文化都体现在了自己身上,如果上天要使周朝的礼乐消逝,那便不会让自己承袭下来,既然自己已经承袭,说明上天并不想让周礼消亡,那么匡地的人又能奈我何呢?夫子的这句话里,已不仅仅是自豪了,甚至有点唯我独尊的意味了,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谦逊之人,更多的应该是当仁不让。他认为自己有能力的地方,绝不会故作矜持,而对于自己的不足,也不惧自省。


通权达变

受宋明理学家们的影响,我们往往认为孔子是一个固守礼制的人,他顽固守旧、泥古不化,但事实上孔老夫子的思想中将权变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子曰:“可与共学,未可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是说,可以共同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学到道;可以共同学到道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坚守道;而可以一起坚守道的人,却未必可以一起达到通权达变的境界。

“学”、“道”、“立”、“权”,显然是一个递进的修习过程,而夫子把“权”放在了最高的位置上,他认为,学道守道还是不够的,更要学会通权达变,在坚守道的原则上灵活应变随时变化的情况。而夫子自己在实际情况中也是这么做的。例如《子罕》篇中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过去的礼帽是用麻布制成的,这是礼的规定;而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礼帽,反而比过去更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做法。可见夫子并非顽固守礼之人,只要不违背礼制的根本原则,礼俗随世而变也未尝不可。由此可知,儒家思想实质上崇尚的是礼制之根本,而并非细枝末节之礼。


有情有义

孔夫子在生活中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颜渊是孔子最喜爱和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经多次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对于孔子来说,这是他所给出的很高的评价了,夫子甚至将颜渊视为己出。只可惜颜渊英年早逝,这给了孔子很大的打击,《论语》中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啊,这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啊!这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啊!可见夫子对这位弟子的感情之深厚。《乡党》篇里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孔子的一个朋友死后没有亲人殓葬,孔子便出来说,我来给他操办丧事!对弟子讲情,对朋友讲义,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


生活气息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孔子在乡间时待人温和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这就可以看出夫子生活中温和谦恭的形象。

生活中的孔子,对饮食是很讲究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这是说在祭祀时对贡品要洁整精细,才能体现出“诚”与“敬”。虽然说的是祭礼,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反映了孔子对平时生活中的饮食的态度。

孔子及其弟子经常周游列国,风餐露宿,吃的食物可能不丰美,但是却不可以不洁整,只有在生活中时常保有这样的心才能在祭祀的时候达到这样的要求。孔子对周礼的维护与践行,向来是体现于自己生活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的,如此方可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次,孔子与众弟子谈论“志向”,曾点谈到自己的志愿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夫子所向往的理想生活并不是高官厚禄或雄霸天下,而是在暮春时节,穿上轻薄的春衫,邀五六好友,携六七童子一起去沂水中畅快沐浴,再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引吭高歌而归。海晏河清,一派舂容的景象便是夫子的终极追求,能于如此清平乐世游玩高歌,同样是每一个平凡人的生活理想。


白璧微瑕

我们都以为凡是圣人皆为十全十美之人,倾其一生于礼义仁智信的终极追求之中而未有丝毫懈怠,最终修习到无人可企及的高度。而事实证明,即便高如孔子的仁圣境界依然有违心悖礼的时候。

有一次,鲁哀公向宰我询问土地神的牌位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说:“夏朝时用松树,商朝时用柏树,周朝时用栗子树。周朝用栗子树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战栗。”儒家一向崇尚周礼和仁德,而周礼中竟有因为要达到震慑百姓的作用而选用栗子树来作为土地神牌位的礼制,如此显然与儒家的仁德相悖。而此时若要尊崇周礼便会背离仁德,若要尊崇仁德便会违背周礼,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不符合儒家思想的根本,于是孔子选择打了一个马虎眼,他对宰我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是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也不用再去劝阻了,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去追究了。既没有责备周礼,也没有背离仁德,但是却违了心。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回答说,知礼。孔子退下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私的,难道君子也偏私吗?鲁昭公娶了吴国同为姬姓的女子为夫人,如果说鲁昭公知礼的话,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了同姓之女是公然违背了周礼,而此事必是众所周知的,孔子不会不知道,但孔子却依然称昭公知礼,可谓违心之语。更何况孔子对“知礼”的标准评判向来是非常高的,即便昭公没有娶同姓之女,也断然是称不上“知礼”的。后来巫马期将此事告知了孔子,孔子竟只是尴尬地回了一句“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真是幸运啊,一旦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此中顾左右而言他之意味昭然若揭。

孔子是圣人,圣人也是平凡人,他也食五谷、讲情义,他有自己的坚守,懂得变通,但同样也有违心悖礼的时候。但就是这样的孔子才会让我们觉得更加亲近可爱,而不是永远高高在上只能远观。白璧微瑕却又瑕不掩瑜,这才是真正的圣与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丁俊贵

2018年6月16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529评论 5 47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15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09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38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387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28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27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28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0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73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7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