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大的收获是关于断舍离。在线快速浏览了一遍《断舍离》,听了一些关于断舍离的讲解,然后应用到生活中,感到了收拾整理房间、告别不需要物品的快乐。
这种快乐让我上瘾,迫不及待地想用每一个空闲时间去收拾衣柜、各个抽屉以及厨房,我神奇地看到自己把之前感到头痛的收拾家看作一项乐事,体会着从未有过的条理感和清理出空间之后的莫大的愉悦感,似乎心灵也腾出了一小块空间,有一阵微风可以吹进来,给心灵一点自由的喘息时间。
而且更神奇的是,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种断舍离对我思维的影响。我比以前更果断了,我认为断舍离对于治愈拖延症也有很好的疗效,它让我们把自己急需解决的但又迟迟不去做的事情付诸实现。由此可见,我们的心和我们的生活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断舍离清理房间的主要内容:
不用的床单,
被罩被褥,
破掉的衣架,
不再需要的数据线,
放了好几年的调料,
脏兮兮的调料盒儿,
一次性餐具和吸管,
冰箱里过期的食物,
纸盒子,
缺口的瓷器,那也许是一只你儿时用过的瓷碗,
脏兮兮的抹布,厨房抹布的寿命大约是一个月
积存多年的塑料袋,
已经不用的老化家电
不用的旧牙刷,
根本就不用的玻璃杯,
不锋利的指甲刀
带回来的宾馆用品,
过期药物
不出水的笔,
从不看的旧课本,
残缺不全的扑克
毫无用处的复印资料和名片,
两年内没戴过的眼镜,
过期化妆品
不想穿的衣服鞋子,
用了多年的磨得掉了毛的枕头床单,
不喜欢的手机软件
不看的旧报纸旧杂志,
孩子不玩的玩具,
孩子小时候的衣服
没装鞋子的鞋盒
还有脏的洗不干净的拖鞋,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清理的对象。
每次面对这些物品时,我都会说,也许某一天还会用到它。但事实证明我放了多久,它们就在那沉默了多久,也在那被冷落了多久。如果这些物品会说话,他们一定会说:“放了我们吧,别让我在这里浪费青春了,把我们送到更需要的人那里去吧!”
收拾房间之后,随着房间变得清朗,心也变得清朗起来。因为断舍离的理念,让我对家有了一种崭新的依恋。以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场,现在只要一想起收拾房间,都就会涌起莫名的激动与兴奋。
这几天,呈现在眼底的是锃亮的油壶、干净的工作台,连卧室多年不擦的床栏杆,也在擦桌子时带着抹一遍,心情为之清爽。这里,心与眼的关系真正得到了体现,眼看之处清爽洁净,心到之处便怡然自得。清风徐徐,吹进了房间,也吹进了心里那个灵动无比的空间。
还发现,有些物品比如水池、厨房墙壁、垃圾桶等,随用随清洗,既节省了时间,还省力。比如做饭扫地时会随手把簸箕洗干净,再把水池旁的瓷砖擦一遍,光亮无比;在炒菜的间隙,随手拿一把喷壶、一块毛巾喷玻璃窗框擦洗干净。换作以往,见到哪儿脏,总是迅速把眼光移到别处,在心里计划着下次找个时间打扫,过后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再看见也熟视无睹,自动忽略。往往是等到每年大扫除再清洗,就会发现它们已经变得非常顽固、难处理,就像一个极不随和、不好相处的人一样,清洁的过程身心疲惫。
这不,周六收拾卫生间,突然发现纱纱窗沾满了灰尘,玻璃上也全是土,便洗了抹布擦起来。结果只用了几十分钟就把卫生间的玻璃纱窗,窗台墙面擦一遍,顿时觉得房间内一片光亮,感觉自己心灵的小窗也“啪”的一声打开了。明媚灿烂的阳光照进来,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洗碗的时候,会更仔细地端详配锅碗瓢盆的边缘,把油渍多的地方用钢丝球反复擦洗,看着一层层油渍被铲下来,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断舍离的观念让我更多地专注于当下做的每一件事,而不是敷衍了事。收拾完以后觉得心情舒畅,禁不住过一会儿还要去厨房转一圈,欣赏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种充满了一种劳动的快乐。瞧,断舍离教我活在当下,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把和我相伴的事物安排整理好,珍惜呵护他们。
随眼一瞥,触目惊心地发现厨房灶台角落全是污垢,我居然对他们熟视无睹;放眼望去,房间里有那么多不需要的物品,于是果断把它们列入我整理的目标。虽然还是会在它们面前心慈手软犯踌躇,经过第一遍筛选还有很多不必要的物品,但我已经很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会给自己几天的观察时间,再进行第二次筛选。瞧,断舍离让我的每一次决定都更加明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断舍离对于我,更像是一场修行。对于你,又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