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的“我”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由“我”向我们叙述了整个故事的全貌。为开始讲述,一位在国企工作的母亲,因为孩子没有竞选上班长来找“我”帮忙,希望我出面找校长,约孩子的班主任出来吃个饭,主线由此展开,其中通过倒叙的手法,由“我”的回忆性叙述。我们知道女孩的母亲是一家国企的董事长秘书,并且和董事长存在某种不清不楚的关系,而随着董事长的下台,她的升职计划也被搁浅。
文章的主题是围绕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展开的,但由于自身职场的不顺,母亲以近乎偏执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想法设法要让孩子当上班长,成绩要年级第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她一意孤行地做着一切,到处拉关系,送礼,不听别人的去劝解。并且母亲从一开始就咬定是对方先贿选,使用不公平的手段竞争,却没想到最后班主任说是自己的女儿先贿选,而竞选的男孩,综合和能力也远超女孩。
母亲质问女儿,女儿却说“这不是你教我的吗?”是你告诉我“社会是有代价的,别人不会白白投你的票。”故事到这里,以母亲给了孩子一个响亮的耳光而作为这场争执的结束。母亲没有和女儿沟通交流,以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女儿,其实最终原因是因为母亲觉得自己颜面尽失,失了尊严,原来一切都是女儿先开始的,而女儿所做的,都是她教的。可母亲没有自责,后悔,反省,依旧我行我素,去找班主任送礼,却被班主任一口回绝。故事的结尾富有戏剧性且十分讽刺,最后班长重选,作为竞争者的男孩退出竞选,女孩依旧没有选上班长,而这位母亲竟然为了孩子可以当上班长,并拥有年级第一的成绩,将孩子转出原来的重点高中。
母亲过早地将成年人那套所谓的处事原则灌输给孩子,暗示性地让孩子去请客送礼。并且在这篇文章里,最尖锐的矛盾冲突,是母亲和班主任之间的多次谈话交锋。但,与其说是为了女儿,不如说是为了自己。在这里,“班长”职务象征着女强人母亲对权利的渴望,在职场的不顺,她都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她要争斗,赢回属于她的东西。甚至不惜以降低孩子学习环境的质量为代价,这样并没有帮到孩子,却是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成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情绪化,好强,且缺少正确教育观念的女性。而作者以母亲为中心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两大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职场关系的问题。
但就像纪伯伦《论孩子》所说:你的儿女,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每个孩子都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有权规划自己的人生。家长要做的是主动与孩子交往,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就像文中的“我”说的,对孩子,不能要求太高,让他们像树一样自然生长”最好,并且所谓“言传身教”家长也不应让单纯的孩子过早接触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人情交往。他们需要一个纯净且健康的环境来成长。
通过文章中细节和心理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女强人,
在董事长退了之后,她开始无所事事,瑜伽也早不做了,从身材就能看出,游泳恐怕也很少了。
”曾经一心向上冲的她,耽于职场斗争,细致地维护形象,而当她失去依靠之后,她不得不回归家庭,选择一种她不喜欢的生活方式。但她又不甘心于此,她不能让女儿走她的老路,她一定要让女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从职场到家庭到对孩子的教育,三者密不可分。但显然母亲的偏执的情绪已经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如果母亲是以家庭为出发点,努力奋斗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若是为了自己的权欲之私,去利用不光彩的手段向上爬,并且还把这些带入对孩子的培育,那么这本身就已经错了,并且会眼中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从“别忘了你是谁的孩子”这样带有强烈的命令警示语气的标题,再到文章戏剧性的转折,讽刺性的语言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一位母亲想法设法让女儿当上班长这件事,来揭露社会普遍存在的找关系问题,女性职场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让我们在叹息的同时进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