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用“书香门第”,来形容我的原生态家庭。大家都认为,我之所以张口就能吟诗作赋,肯定和我家的家教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实,我只是农民的女儿。我妈是个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我爸虽然只是个初中生,但他却有事没事总会捧着一本书看。
弹指一挥间,漫漫人生路,我已经走过了三十余载。这些年,我的书架收入了哪些书籍呢?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打开回忆之门。
小人书,我的剪不断理还乱
从小,我就盼着我妈带我去姥姥家。因为我姥姥的抽屉里锁着满满两个抽屉的宝贝——小人书。那个时候的小人书,有点类似现在的绘本。
对于识字量不大的我而言,小人书可以大大地满足我的求知欲。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统统把它们读作“甚”(老家方言,什么的意思),或者干脆跳过去不读。
即便是断章取义,我仍然读得津津有味。姥姥家的小人书范围实在太广了,什么《红楼梦》,什么《岳家军》,什么《白蛇传》,真的是应有尽有。
就连我听戏的爱好,都是小人书给我做的启蒙。若干年后,30来岁的我,坐到文化中心的礼堂听《下河东》的时候,闺蜜笑称我提前步入了老年生活。
唐诗宋词,我的剪不断理还乱
大概是上初中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的“特异功能”——但凡学过的诗词,我总能过目不忘。每个学期末,同学们都在辛辛苦苦重温这学期学过的诗词,我却在看其他的。
时至今日,我都能把《卖炭翁》、《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整地背诵下来。我想,这应该和我的藏书有关。
小学时候,我总会从少得可怜的压岁钱里面挤出一些,购买我钟爱的《唐诗三百首》。很多同学不理解我的做法,他们认为诗词深奥,晦涩难懂。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诗词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我甚至认为诗词就像唱歌一样好听。再大一点,线装版的《宋词三百首》、《清照词》也先后被我请回了家。
不读书,不学习,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当妈
很多人从学校毕业之后,就不会再主动去碰书本了。我可能有些另类,因为我不喜欢看电视。在手机还只是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年代,书籍仍然是我打发时间的最好工具。
那会的我,傻乎乎地不懂得提升自己。《故事会》、《故事报》、《知音》、《读者》是我家书架上的常客。除了这些杂志,小说也是我的最爱。
等到35岁以后,我明显地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了。曾经像甜点一样的闲书,逐渐被大部头的工具书和干货书所代替。
现如今,我家的书柜里是满满的育儿书籍。我明显地感觉到:不学习,我甚至都没有当妈的资格了。不学习,面对不按套路出牌的神兽,我真的应付不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如果不去清理的话,我书柜里的书报杂志快要堆成山了。我对书籍的钟爱,应该是幼年时候我爸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等到我自己当了妈,才意识到:养娃就像种地,种什么样的籽,就收什么样的果。各位宝妈,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试着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
若干年后,说不准你的孩子也会指着满屋的藏书,深深感激你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