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第一次听把每个人比作孤岛的说法应该是蔡康永写的一首诗或文章之类,现在看到了《岛上书店》,没准蔡康永的观点来自于此?!总之“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是小岛书店的招牌广告语差不多,放到这篇小说中且放到这个岛上书店才能理解把人比作孤岛的说法,要不会感觉很抽象。
我不想把这篇文字写成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或书评,我只是读后有感,这本书让我感觉接触到了自己的某部分理想或人格之类。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不好说最初是因为什么喜欢,大概是因为三年级有一次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读,让我突然觉得自己具有某种文字方面的天赋,没准可以做个摇笔杆子的作家,进而跟书也亲近起来。所以这本写读书人的书让我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好感。我猜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开书店的理想,在现实世界浸淫久了总是觉得世事艰难,很多事情不好实现,看到了书中小岛上惨淡经营却自得其乐的书店,暗自觉得理想并不遥远,开不了大书城也可以效仿小书店这样经验啊,找个僻静美丽的地方,例如一座离城市稍远的小岛或小镇,开个规模不大,但不用为了业绩只卖畅销书的独特书店,可以提供柠檬水,提供座椅,有个举办聚会的小场地,前台卖点不会太掉渣也不会有气味的甜点之类小吃……哇哦,这么一想感觉我现在的生活不值一过。
书中的男主人公也就是书店的老板是个文学硕士,差点就读完博士,很显然他读过很多书,对文学和作品有自己的见解,到他店里的人大都都依靠他推荐书目,别人尊敬他,信赖他,即使故事的一开始这个人性格并不讨喜。但这就是我喜欢的人生状态,除却性格不讨喜这点,我喜欢做个有美好品德受人爱戴和尊敬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致力于做这样的人,因为无人为孤岛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爱。
这本书还说了一些很正确的问题,比如每本书都有适合读者的年龄段,有些书初读无感,经历的一些事情后再都就会感触颇深,电影也是如此。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并不完全是长篇小说。我们并不完全是短篇小说。到了最后,我们是作品全集。”“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另外我可能会去看看《真爱如血》和《好人难寻》,还有《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貌似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