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刚开学不久,我就经历了“女生宿舍”的一场群体语言暴力和针对,后来挣扎着努力着,从暗自冷战、朋友圈对骂、当面对骂,种种“战斗”之后,终于与对面的四个人签下了“和平相处协议条约”,后来,我们经过不断的磨合,渐渐建立了越来越和谐的宿舍关系。直到现在,除了舍友这一层关系,还处成了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为彼此提供帮助。
而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有一些自己的复盘和心得想要分享出来,如果可以的话,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为大家提供一些解决舍友关系难题的思路。
1.舍友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矛盾时,我们总是喜欢纠结谁对谁错。我的想法是——别纠结对错,因为没有对错。只有对错标准不统一。
拿我举例子吧。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城市,身边目之所及的同龄人恨不得把时间表做成剁碎的肉块,每分每秒都放不过,别说起床时间有多早,就是吃饭都要盯着表算计着吃。我走路快、吃饭快、起床也快。到大学以后,我也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早上七点左右就会醒过来。
而这,就为后来到与大学之后遇到的舍友产生矛盾埋下了伏笔。
我实在是想不到,竟然有人能一觉睡到下午五六点,没课睡、上午睡、下午睡、吃完饭要睡、放假继续睡。我没有上升到一个人的品质,要讲什么“怎么会有这么懒的人”这种话,只是单纯的、原始的、极其纯粹地问一句“人这样真的没事吗?”
其实这样也就算了,你自己睡你自己的,我做我的事情,我们相安无事谁也不要理谁。
最要命的是——你爱多睡就多睡了,还有要求。“下床的时候小声一点”“灯能不能关掉”“你不知道有人在睡觉吗?”我是不知道,为什么“睡觉的人”就要高人一等。
因为你在睡觉,我们就都要委屈自己。可是——我也在写作业啊。写作业是不值得被尊重吗?开灯就成了冒犯吗?要求关灯就不是冒犯了吗?
什么都没做只呼吸的人,好像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什么也没错。“我只是想睡个觉,我有错吗?”那“我只是想写个作业、下个床、拿个东西,就错了吗?”
我为什么在和舍友相处之中,会产生这样的委屈和愤怒呢?
后来我思考很久,这是因为每个人认为的“正常生活”是不一样的。
我因为小时候跟着父母一起创业能熬到很晚,并且困了就在店铺当中倒头就睡,所以觉得开着灯还吵吵嚷嚷环境下,并不影响我的睡眠质量,所以我从来都没有抱怨过舍友动静大,乱开灯;同样的,因为我身边的亲人从来没有教过或是说要求我做饭,也因为我的不感兴趣,于是我觉得做饭是一件非常陌生的事情,所以当她们在宿舍开炉生火的时候,对油烟反感的我就忍不住暴跳如雷。
看吧,正是因为人和人之间不同的经历,对一件事情的宽容程度和对错标准都不同。
我们嘴里常常说的“过分”的事情对不同的人而言,其实也完全不一样。
看似一件极其普遍和基本的素质,“舍友睡觉了要小点声,要熄灯”我却觉得是个可有可无的规矩,并不怎么在意。
看似大学宿舍当中,人人都会在宿舍里做的事情——煮顿饭、吃个泡面,我却异常反感甚至濒临着“换宿舍”的危机。
既然每个人持有的“道德规范价值排序”都不一样,怎么能希望孕育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决法官呢?
到最后,裁决彼此的只有连绵不绝的负面情绪罢了。其实分析到现在不难提出解决方案,老生常谈的互相尊重就可以了。
把每个人价值排序第一的个人规范要求都写在本本上,每个人都照着做就行了。
2.可,问题往往就发生就发生在第二个原因上:“我不说 我要用冷战或者是团结一小撮人 让我这个‘个人规范标准’赢过你的”
你并不喜欢我熬夜喝酒开派对,给我甩脸子?那我偏偏就每天开,而且夜夜开,我还要嫌弃你,“你怎么这么老土这么不像年轻人 这么不合群”
你不喜欢我不打扫卫生,还经常含沙射影我的邋遢?那我就完全忽视你的不喜欢,彻底解放自我,不仅桌子多,弄地上的也多一点。我还要嫌弃你的斤斤计较、你的小肚鸡肠。
往往是这些“甩脸子、含沙射影”的解决方法,激起了叛逆心,让本来的小矛盾升级到了人格侮辱上,本来这些小破事就事论事改掉就好,偏要上升到“你这个人怎么怎么”之后甚至异变为了校园暴力。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掐断矛盾异变的可能。从“我讨厌你这样做”“你这个人怎么这样”“你这个人真是.....”变成“你可不可以下次这样做”“你再想这样的时候可不可以那样一点”。
从对“人”的角度,转换成对“事”。
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改变一个人很难,但是改变一个人手头正做的事很容易。
我不要求你成为个干净人,但你的东西可不可以留意一点自己放好。
我不要求你跟我一样是个“不喜欢做饭的人”,但你下次做的时候可不可以改到窗台,把油烟味放干净。
3.危害关系的第三个隐患——“受害者思维”。
如果你听过那些和舍友关系闹僵了的人的吐槽,就不难发现。
我们会经常把自己“受害者”身份抬高,夸大自己的牺牲,贬低别人的无礼,以此让那些正听我们倾诉的人觉得我是在做一项公平公正且合理的事情。
受害者思维的结果就是常常弄得两边的人争吵,而两边又都觉得自己是吃亏一方,是牺牲更多的一方。
就像两个齿轮刚好咬合,你冒犯了我的雷区,我也冒犯了你的边界,同时,我也认为我们都已经做出最大的牺牲和退让了,而你,怎么这样的不讲道理呢?
两边都很强势,同时也都很委屈。后来我强迫自己摘下“受害者”的帽子,客观的正视对方。
我意识到,她要求我处处整理干净的同时,也是自己先干净了,高度自律打扫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感到了舒适,所以当我们没有这样做的时候,她自然而然会产生“委屈感”。她要求我在她睡觉时要关灯的同时也做到了为我的睡觉条件考虑,即使你不重视这些她们已经做到的种种“规范”,但确确实实地这种“规范”为你生活上带来的舒适。
不忽视她们这些“规范”为你带来的好处,也就能让你更加平静地对待对方的要求。
跟随对方的要求,并不是去做个迁就,而是为了有一天——当我们彼此都产生要求的时候,我有一份谈资。
你的边界我维护了,我的雷区也请你尊重。
摘下“受害者帽子”,你会觉得争吵和矛盾只是争吵和矛盾的时候,这比起你觉得自己是个“正义使者”时,更好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
舍友关系从来都是不是一蹴而就,当然也有很多宿舍从一开始就“恩爱”到不行。
但也请别盲目的羡慕。
一是——(说句直截了当的话),一开始就“恩爱到不行”的宿舍关系更多地是因为彼此的三观、生活习惯各方面都高度契合,并不是因为“谁谁谁是多好的人”。
别觉得舍友关系好就是里面的人有多好,舍友关系差就是人有多差。还是老话,处不来就只是处不来,不是人不行而是不合适而已。
二是因为——这种羡慕会让你感觉到自己所处环境似乎是糟糕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对幸福的要求也不一样,不要看到了别人的好,就觉得自己现在不好。
相信我,每次合理且正向的争吵,都能让彼此成长为更有边界感和更加懂得尊重的大人。
宿舍生活,是步入社会之前与人交往最基本规则的历练打磨,是夫妻同居生活的提前适应。
没什么可怕的,其实争吵以后,我们发现宿舍里每个人都有深埋在心底的一颗积极想要和好的心。
有的时候,我们掩盖它,无视它,强调宿舍就是个睡觉的地方,以此保护让自己受伤的一块不足。
其实,当关系变好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成为了新的自己。磨合出习惯的那一刻,离开她们也就分离了自己的一部分。
P.S: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宿舍关系”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