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家长来说挑战最大?答案十有八九是青春期的孩子。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沟通,对家长来说是个难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么不愿听家长说话,要么什么都和家长对着干。
不知道提起这个话题,你心中浮现的第一个故事是什么呢?
有时我们不免回想,小时候那个可爱乖巧的孩子,跟在屁股后面的拖油瓶,怎么突然就和我们宣战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一不小心就会爆发,究竟我们要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也许很多家长觉得沟通的关键点在于说话的技巧上。真的是这样吗?
《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里列举了孩子们的一些建议。我们来看看从十几岁的孩子角度出发,他们期望家长如何与他们沟通呢?
首先,孩子们介意家长高人一等的说话态度,讨厌被说服,被评价,被比较,不喜欢家长的命令和指责。他们更喜欢大人用简短而亲切的方式和他们说话,而不是一遍遍地重复唠叨。
所以,当家长只顾自己说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孩子的反应呢?和他们沟通的关键点真的在于我们不懂如何表达吗?从孩子们的反馈看来,其实多听少说才是重点。
一直以来,我们也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听话,那我们有没有给他们示范怎样才是好的倾听,家长有没有以身作则,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呢?
倾听的英文单词是listen,我们可以把字母换个顺序变成“silent”(沉默),这也是倾听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在沟通的时候,听和说是轮流的,我们没法做到同时听和说。
如何提升我们的倾听技巧,这里有四点建议:
第一,表达出对谈话的兴趣,非肢体语言能非常直接的体现。
第二,尊重孩子眼中的现实,接受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我们的世界不只有黑白两色,任何问题也不止对与错两个评价,大部分是灰色地带,充满着各种各样的。
第三,表现出共情,我能理解你,可以是感受,也可以是行为,让孩子体会到被同理。
第四,保持好奇心,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敞开心门,你有什么感受?这件事为什么对你来说很重要?还有其他的吗?
在倾听的时候,头脑,内心和直觉需要一起工作,当我们用心去倾听孩子,以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去表达,就可以和孩子建立更加深的连接。
有一种比较简单的表达方式是我句式,我感到(担心)因为(十一点了你还在做作业)我希望(你可以早点休息,保持好精力),以我做主语,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表达方式。当我们想确认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可以用你句式来阐述我们的理解,比如你感到不开心,因为老师的批评让你感到尴尬。这样的表达是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他们。
在感受这一块,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化比较激烈,我们要告诉孩子,每种感受都是正常的,不用对感受做些什么,感受也没有好坏之分,表达坏的感受不会变成一个坏人。
表达感受的过程就是一种情绪的疏导。不要让情绪积攒在内心,成为情绪垃圾。通过事情让孩子去分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理清内心的线团,会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
说到底,沟通不仅在于我们怎么说和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对方如何接受。只有家长首先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孩子才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总之,在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家长需要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和影响,让孩子有权利表达自己。而家长的倾听和尊重的表达方式,也是给了孩子一个非常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