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沉没成本这个词是在《断舍离》这本书里认识到的,因为时间比较久了,所以印象中的概念就是要学会及时止损。正因为对沉没成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了解学习,所以这种以面带全的认知方式确实是非常片面的。
沉没成本是经济学里的术语,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已经投入,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存在形式不限于金钱,比如还有时间、精力等等。相对于可变成本,沉没成本则是不能被改变的。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得到里讲到的,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一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29岁男孩,因为与女友分手,而选择自杀了。29岁是将近30的而立之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恋必然是痛苦的,能痛苦到产生轻生念头的,可想内心是如此的脆弱,沉没成本促成的心理作用被发挥得淋淋尽致,只是得到的都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恋爱时双方在这份感情上可能都会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乃至金钱,而分手时更痛苦的那一位,必然是付出得更多的;如果是单方面一味的付出,那必将演变成一场灾难。似乎恋爱、婚姻过程中的平等才是长久关系的保障。
在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会发现有很多客观存在的事实,就像沉没成本的存在一样,我们无法去改变这些客观存在,只能去了解它,掌握它,趋利避害地去运用它,这才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是我们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法则。正如得到里讲到的,沉没成本本身没有绝对利与害,看我们在何种情况下相对应的运用。例如比较流行的,京东,美团等各大电商平台推行的vip会员,因为有会员费这一沉没成本的付出,这些VIP会员就会更倾向于在相应的平台上进行购买行为,相对于非会员来说,会员们确实得到了实惠,而平台也达到了吸粉增销的目的,可谓皆大欢喜。
在我们认识沉没成本的时候会发现,对现有决策而言,沉没成本是不可控成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所以在投资决策时又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正如前文所论述的,对于沉没成本的客观存在,我们既要学会作为旁观者运用它,更要作为当局者去克服它。
对于如何克服,我这里摘抄了一位网友的观念,感觉总结得还是比较精辟的:
(1)任何事情的了解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金钱,如果我们意识到当这个东西有问题、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可以把之前的投入当成交学费,因为没有失败的投入,怎么会有以后的成功。把沉没当试错成本会更容易克服这种心态(2)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唯一资产———时间的价值,如果能够意识到哭泣、继续投入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如果把这个时间花在更有成效的事情上,未来正确方向所挣回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沉没成本,那就可以转变心态,专注当下更有价值的事情 (3)关注和思考未来,把价值放在未来,那么沉没成本只属于过去,活在未来的人和活在过去的人是不一样的,以未来为导向就可以调整现在的情绪和行为。(4)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抽离出去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远观自己和自己的沉没成本,这种视角会更客观、也可以找人咨询,旁观者有时候会出其不意点到重点。
所以对于开篇提到那位因失恋而自杀的研究生,能客观地认识到沉没成本给自己带来的这种心理障碍,或者是能够及时地找人诉苦一下,也许悲剧不会发生,而我们会发现那些被诉苦的对象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上面这位网友的前3个观念都娓娓道来了。
生活需要智慧,智慧来源于生活,作为大部分都想要主宰自己生活的人,就像对沉没成本的认识一样,我们需要学会去运用和克服一些客观事实的存在,而不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