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予弟守文来学,告之以立志。
守文 因请 次第 其语,使得 时时 观省;
且请 浅近 其辞,则 易于 通晓也。
因书 以 与之。夫学,莫 先于 立志。
志之 不立,犹 不种 其根 而 徒事 培拥 灌溉,劳苦 无成 矣。
世之 所以 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 归于 污下者,凡以 志之 弗立也。
故 程子曰:“有求 为 圣人之志,然后 可与 共学。”
人苟 诚有 求为 圣人 之志,则必 思 圣人 之所以 为 圣人者 安在。
非以 其 心之 纯乎 天理 而无 人欲之私 欤[yú]?
圣人 之所以 为 圣人,惟以 其心之 纯乎 天理 而无 人欲,
则 我之 欲为 圣人,亦惟 在于 此心之 纯乎 天理 而无 人欲耳。
欲 此心之 纯乎 天理 而无 人欲,则必 去 人欲 而 存天理。
务去 人欲 而存 天理,则必 求 所以 去人欲 而存 天理之方。
求 所以去 人欲 而存 天理 之方,则必 正诸 先觉,考诸 古训,
而凡 所谓 学问 之功者,然后 可得 而讲,而亦 有所 不容已矣。
夫 所谓 正诸 先觉 者,既以 其人 为 先觉 而 师之矣,
则当 专心致志,惟 先觉之 为听。
言有 不合,不得 弃置,必 从而 思之;
思之 不得,又 从而 辨之,务求 了释,不敢 辄[zhé]生 疑惑。
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 民知 敬学。”
苟无 尊崇 笃信 之心,则必 有 轻忽 慢易 之意。
言之 而 听之 不审,犹 不听也;
听之 而 思之 不慎,犹 不思也;
是则 虽曰 师之,犹 不师也。
夫 所谓 考诸 古训者,圣贤 垂训,莫非 教人 去人欲 而存 天理之方,
若五经、四书是也。
吾惟 欲去 吾之 人欲,存 吾之 天理 而 不得 其方,
是以 求之 于此,则其 展卷 之际,
真如 饥者 之于食,求饱 而已;病者 之于药,求愈 而已;
暗者 之于灯,求照 而已;跛[bǒ]者 之于杖,求行 而已。
曾有 徒事 记诵讲说,以资 口耳之弊[bì]哉[zāi]!
夫 立志 亦 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
“吾 十有五 而 志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
虽 至于“不逾[yú]矩[jǔ]”,亦 志之 不逾矩也。志岂 可易 而视哉[zāi]!
夫 志,气 之帅也,人 之命也,木 之根也,水 之源也。
源不濬[jùn] 则流息,根不植 则 木枯,
命 不续 则 人死,志 不立 则 气昏。
是以 君子 之学,无时 无处 而 不以 立志 为事。
正目 而 视之,无他 见也;倾耳 而 听之,无他 闻也。
如猫 捕[bǔ]鼠shǔ,如鸡 覆卵[luǎn],
精神 心思 凝聚 融结,而 不知 有其他,
然后 此志 常立,神气 精明,义理 昭著。
一有 私欲,即便 知觉,自然 容住 不得矣。
故凡 一毫私欲 之萌,只责 此志 不立,即 私欲 便退;
听 一毫 客气 之动,只责 此志 不立,即 客气 便消除。
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
燥心生,责此志,即不燥;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
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
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lìn]心生,责此志,即不吝。
盖无 一息 而非 立志 责志 之时,无一事 而非 立志 责志之地。
故 责志 之功,其于 去人欲,有如 烈火之燎[liáo]毛,
太阳一出,而魍魉[wǎng liǎng]潜消也。
自古 圣贤 因时 立教,虽若 不同,其 用功 大指 无或 少异。
《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孔子谓“格致诚正,博文 约礼”,曾子谓“忠恕”,
子思谓“尊德性 而 道问学”,孟子谓“集义养气,求其放心”,
虽若 人自 为说,有 不可 强同者,而 求其 要领 归宿,
合若 符契[qì]。何者?夫 道一 而已。
道同 则心同,心同 则 学同。其卒 不同者,皆 邪说也。
后世 大患,尤在 无志,故 今以 立志 为说。
中间 字字句句,莫非 立志。盖 终身 问学之功,只是 立得志 而已。
若 以是说 而合 精一,则 字字句句 皆 精一之功;
以是说 而合 敬义,则 字字句句 皆 敬义之功。
其诸“格致”,“博约”,“忠恕”等说,无不 吻合。
但能 实心 体之,然后 信予[yú]之 非妄[wàng]也。
写作背景:《寄李道夫》
1514年,正德九年,阳明先生42岁升南京鸿胪寺卿,教人存天理、去人欲。
1515年正月,阳明先生在南京收到北子李道夫的来信。后回一封信《寄李道夫》
1516年,正德十一年,升都察院左佥[qiān]都御史,巡抚南赣、汀[tīng]、漳等地,平定征南王谢志山、金龙霸王池仲容等暴动。
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阳明先生的三弟王守文来京师以大哥为师,返乡时,先生与三弟深谈,守文顿觉茅塞顿开,但记不住,请求大哥写下来,于是先生写了《示弟立志说》,此文不仅字里行间情深意切,令人动容,而且是勉励勤学笃行、知行合一的经典之作。
学习、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立志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仅学到学习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同时先生也在表达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习、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立志
这篇文章是关于立志责志的一篇文章。
今天的导读分四个部分来进行。
开篇就表达了立志的重要性。
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故程子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
程子曾说,凡是要进程门学习的,必要先立圣人之志,方可共同学习。
据说凡是进阳明先生的王门学习了,也必先要立圣贤之志。
这不是说先生有分别心,而是说学习圣贤文化“立志”是学习的一扇门。
没有立下圣贤之志做一个致良知的人,那你学习就没有根。没有根所有的学习和努力就是白费的。
第一部分:立什么志?立圣贤之志致良知。
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
非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欤[yú]?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
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
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
务去人欲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
上面这段阳明先生告诉我们什么是圣贤之志,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其去私意、存天理、
致良知。做一位致良知的人,就是圣人。
第二段:我如何才能做到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呢?
具体方法是:正诸先觉,考诸古训。
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
而凡所谓学问之功者,然后可得而讲,而亦有所不容已矣。
(1)什么是正诸先觉: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不敢辄[zhé]生疑惑。
学圣贤文化首先要怀着恭敬笃信之心,此条是学习态度是学习基础。
夫所谓正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
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
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
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务求了释,不敢辄[zhé]生疑惑。
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老师讲了不认真听,那听了和没听一样)
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听了不认真思考,那和不认真听一样)
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
(2)考诸古训:指考证印证圣贤的教诲。就是按圣贤书教的那样去践行。
因为圣贤教诲都是让人们去人欲存天理的方法。
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也。
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则其展卷之际,
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
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bǒ]者之于杖,求行而已。
曾有徒事记诵讲说,以资口耳之弊[bì]哉[zāi]!
第三部分: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要时刻谨记立的志
夫立志亦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
“吾十有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
虽至于“不逾[yú]矩[jǔ]”,亦志之不逾矩也。志岂可易而视哉[zāi]!
什么是志?是人之精神的根本。
人只有有了真正的志向,才有生命的使命,才开始了真正的生命。而不是肉体活着。
本段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生命的意义”让我们体会立志的重要性。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濬[jùn]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对于我们的志向,要无时无刻牢记谨行,全心全意去践行印证。
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
如猫捕[bǔ]鼠,如鸡覆卵[luǎn],
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知有其他,
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
如何责志:
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
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
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
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
燥心生,责此志,即不燥;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
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
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lìn]心生,责此志,即不吝。
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
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
责志的功夫对于我们的作用
有如烈火之燎[liáo]毛,太阳一出,而魍魉[wǎng liǎng]潜消也。
第四部分:引用古圣贤书来说明。
自古圣贤因时立教,虽若不同,其用功大指无或少异。
《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孔子谓“格致诚正,博文 约礼”,曾子谓“忠恕”,
子思谓“尊德性而道问学”,孟子谓“集义养气,求其放心”,
虽若人自为说,有不可强同者,而求其要领归宿,合若符契[qì]。
何者?夫道一而已。
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其卒不同者,皆邪说也。
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
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若以是说而合精一,则字字句句皆精一之功;
以是说而合敬义,则字字句句皆敬义之功。
其诸“格致”,“博约”,“忠恕”等说,无不吻合。
但能实心体之,然后信予[yú]之非妄[wàng]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