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来了,似乎每一年都会有几个关于大学生的话题上热搜,比如徐玉玉已经去世一年;比如屡次曝出的校园贷、裸贷;比如找工作误入传销;比如最近的大学生一个月到底需要多少钱才算够。
大学生,一个巨大的群体,一个受关注的群体,有关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似乎都是很多人的关注点,有关他们的方方面面都似乎是很多人的消费点。
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到底多少算够?北青调查数据显示:近三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1600元。这个数据当然不能拿来一概而论,不同的家庭出生,不同的上学城市,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费都大不相同。有的人三五千也不够花,有人千把块,到月底照样有结余,当然也有人自力更生,边上学边打工,不需要家里一分钱。
01
某天下班和朋友在学校门口的小吃街吃饭。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收假返校。小吃街在一两天之内变得异常热闹,就连买一个舂鸡脚也得等上半小时。
朋友感叹,这些学生真有钱,在外面随便吃个饭,最少十块,吃完饭买杯冷饮,也得七八块,进学校之前,还得在拐角处买上一点绝味的鸭脖,这么一算,一顿晚饭起码得三十块钱。照他们这个花钱法,普通上班族也不一定耗得起。
其实学生的消费远不止这些,这也就是凡是学校周边,开学季,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像井喷一样的冒出来,一两个月后,优胜劣汰的法则,使不少店铺如同快闪似的消失。即便这样,商人们依旧在学生身上看到无限商机,营销方式、销售内容也花样百出。
学校周边算得上是一个各类小吃都相对较集中的地方了。
看到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也不免想起当年的上学时光,并没有这么轻松。
02
一早进办公室,同事说,自己女儿从老家去县城,把学校发的银行卡开通,再把学费存进去,学校会在这两天之内,自动扣取学费。
我说,不是都还没报道开学么?
回说,没开学,但是学校通知这两天银行卡自动扣取学费。
我上大学的年纪,17岁。
大学一年级的时光里,因为年龄不到18岁,未成年人不得进网吧,上网要么和同宿舍好友一起去网吧,要么去学校的电子阅览室,看书之余,悄悄上网。
新生入学,揣着三千块钱,同录在同一所大学的两个高中同学一起去报到。
接待新生的学长把我带到自己学院的新生报名处。对于学费没带够的同学,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开通绿色通道,缓交部分或全部学费。
到校时间已经很晚,办理绿色通道的老师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回家。
因为我们的去到,他放下包,重新拿出笔,给我开通了绿色通道。
而在住宿费的收取处,老师也在没有交费的情况下,给了宿舍钥匙,让先去住下。
这一整套程序,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与很多大学的入学是一样的。
但是在办理学费部分缓交之后,剩下的学费都是分多次补交的,有时候补交1000,有时候几百块,而学校财务科的老师每次都会把钱收了之后,再打一张条子给你,学费总共多少,此次缴学费多少,还欠多少。
3400块一年的学费,好像没有哪一个学年是一次性交清的。
工作后与朋友说起这事,突然觉得这是大学时光里最让自己动容的。
是温暖,也是感动。
03
再说回生活费的事。宿舍里六个人,平均生活费是五百,最高的也就六百,低一点的是四百不到。
那会儿的校园生活,吃食堂,蜗宿舍,蹲图书馆。应该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常态了。
那个时候移动终端没那么普及,智能手机、APP也是毕业之后才大范围的普及,所以那个时候没有校园贷,也没有像现在很多大学生,钱不够就在花呗借钱应急。
当然那会儿的消费水平与现在无法比拟。毕竟中间已相差九年之久。
很多时光,你会因为金钱陷入各种各样的困境,或自卑、或不知所措、或绝望,但是因为钱,你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安排,得到了最暖心的时光。
出了校门,尽管你不相信金钱至上,但也不得不承认,没有钱,很多事都办不了。外面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没有学校里有的宽容与包容,任何一笔钱,不论数目大小,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感叹社会的薄凉,但这就是社会的法则,象牙塔以外的世界。
九年免费义务教育,部分地区高中免学费,国家在职业教育上的巨大投入,坚决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经济问题失学……
这是终身学习里,最好的学习时光,有包容度、有宽容度、有温度。
04
工作多年后,面对当年的大学老师,同学说,我从来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普通大学学生,学了一个小学科专业而感到自卑过,反而时刻觉得自豪,自豪于自己是一个民大人。
民大,她的包容不止在于那些一时缴不清学费而办理缓交的上的包容,她的包容在于对不同少数名族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包容。每一个民族的节日都会在学生会、社团的主办之下展现在所有学生面前。民族文化、饮食习惯,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全面展示。
民大人还必须修的一门课就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很多东西,离开了学校,你远远得不到这么丰富的资源和认知,这些东西不是一个民族村可以呈现,更不是你一一实地走访就可以获得的。
这些东西在学校里,免费,出了校门,全是收费项目。
05
大学生,一个月多少生活费算够?这个问题与一个男人到底要挣多少钱才能养活女朋友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本身。节约的一千块也有剩余,消费高的就没有上限了。
只是想说一句,新同学们,上大学会有经济压力,但绝对不会有你走出象牙塔后的压力大,珍惜学校时光,出了校门,你不会再有那些免费的学习资源,也不会有对你经济上如此包容的房东、房地产、中介、医院、培训机构、甚至你需要支付钱财给对方的所有人。
用好手里的每一分生活费,那也是一种能力。
大学生,请记住,钱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永远是学习。好好享受终身学习里的温暖、温柔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