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是每年的端午节,每年到了端午我就想到了粽子、屈原、划龙舟。这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节日。
提前几天朋友圈看到有人说一定要感谢屈原,不然怎么能够有端午节假期呢,细细想来还真是的,我得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再拜读一下《离骚》
这两天微信收到好友们送来的端午节的祝福,幽幽中好像闻到了棕子的香甜,#回忆儿时的端午节#
对童年记忆里的端午节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端午节可以看龙舟、吃粽子、茶叶蛋。记忆中妈妈包的粽子味道是一绝,美美回想都能口水直流。粽子是黏食,虽然好吃但妈妈担心我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总会限制我吃的个数。这样就更提高了我想偷粽子的欲望。
最值得回忆的就是包粽子的过程,每每到包粽子的时候姑姑、婶婶们都会来家里帮忙一起包粽子,那场景就是一个热闹。
粽叶都是奶奶提前到河岸边芦苇旁打的,回来后只见奶奶把打回来的粽叶先放到清水里泡,让我找来干净的布擦洗沥干后再放到烧开的开水里面烫。约摸烫个十分钟分钟的样子,拿出来再放到准备好的清水里,找来剪刀把粽叶头去掉,奶奶说这样粽叶才不会破,包的粽子才不会露出来。
包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粽叶和糯米,家境殷实的还会加点辅料。列如:花生米、红豆、绿豆、香肠、腊肉、猪肉馅、蜜枣等。我最爱吃蜜枣和花生米的,所以妈妈这俩种馅儿的都会多包点还会给做起记号。
一切准备就绪,下面是妈妈和姑姑婶婶们的舞台了。我呆在一旁听后指示,顺便偷师。只见妈妈们从清水里抽出三四张粽叶用一手挽着,另一手用勺子将糯米与蜜枣放入粽叶中,抽出一根细绳后一头咬在嘴里一头用手压着开始绕着包好的粽子最后打结。妈妈包的粽子都不是很大,她担心会有糯米露出来,但味道绝对好吃。婶婶们包的粽子都不需要绳子绑,只需用一根钩针把粽叶头拉过来就好了,在我们这叫斧头粽。
包完后的粽子做好记号后放到大锅里加水煮,老爸劈柴,奶奶生火,妈妈在一旁洗着鸡蛋准备放到粽子里一起煮,我们小孩子都在一旁追逐嘻戏打闹,就等着大锅开启,准备开吃。
袅袅青烟徐徐升起,大锅里的粽子开始沸腾,荷叶香,糯米香,蜜枣香,鸡蛋香交融在一起。约摸过了大半天,粽子的香味扑鼻而来。简直就是舌尖的美味,随着老爸的一嗓子:孩子们快来呀,起锅啦。
一生碧绿,一根红绳,一抹暗香。抽出红绳,剥开层层荷衣,放在嘴边轻咬一口,满满的满足感。
如今的我们都已经长大,日子奔走向了小康生活。粽子再也不是一个奢侈品了,想吃的时候去超市买即可,但早已失去了童年的味道。
今天准备娘家走起,马上就可以品尝到妈妈牌的粽子。好怀念那一丝熟悉的味道,妈妈牌的味道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