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哪个汽车研发系统的从业者,平时工作中,应该经常被领导问到关于零部件供应商的情况。领导问这个问题,一是通过对这个零件供应链的描述,判断你对这个零件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二是通过了解供应商的体系,评估该企业的开发与制造水平,根据经验判断后续是否存在开发风险,提前风险识别。
随着新车市场的持续低迷,竞争愈加激烈,各大汽车企业都在推进成本控制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品价比、配价比,提升市场营销的灵活度和话语权。
前一段时间,跟一位同事聊天,他说到现在汽车企业主要控制成本还是要靠设计,因为成本是设计出来的。我认为,放在成熟的西方市场的确如此,这也是教科书式的回答,几乎所有的专业人士都是这么说的,毕竟设计是始源,后续围绕这个产品所有的相关价值链都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展开。但是,看待一个事物或现象我们应该抓住它的主要矛盾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放在一定的背景下来分析,一些客观的环境可能会决定事物发展的走向。
如果将现在的成本控制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也许这个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并不是单纯设计驱动成本这么简单。国内不像美日欧那样有比较成熟稳定的零部件供应链和市场环境,反观国内,这些因素都是变量。就像解一个方程,变量多了,总是要先找容易定位的那一个变量(关键因素)作为突破口。而国内,对于汽车产品成本来说,这个突破口在短时间内仍然在于供应商体系的挖掘。
我们可以看一下2018年世界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务企业百强名单(文末有详细清单)统计情况。
从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榜的数量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日本高达26家企业上榜,德国和美国各为19家。韩国也达到了7家,中国有5家企业进入世界百强名单。
日本不仅在数量上,在总营业收入上也是领先的,达到了2331亿美元。美国虽然从数量上与德国相当,但汽车配套业务总营收方面与德国(2133亿美元)存在较大差距,仅为德国的一半(1078亿美元),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和德国的整体汽车工业技术水平和营收能力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甚至美国都要望其项背。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的制造业能力在走下坡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近十年来的百强数据变化,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再看一下这些上榜企业的业务营收统计情况。
日本、德国和美国三个国家上榜企业总营收占到2/3。如果算上韩国,前四名的企业总营收占到100强总数近3/4。
2018年全球汽车配套业务营收前十强
2018年全球汽车配套业务营收前十强名单,对于从事汽车行业的朋友来说再熟悉不过,它们也代表了全球汽车零部件最主技术水准,是其它企业的发展标杆。
我们再看看各国平均每家企业业务营情况。
前五名国家中平均业务营收最高为德国112亿美元,这无疑代表了该国整体汽车产品制造水平。日本为90亿美元/家,美国为德国一半,平均57亿美元/家。
加拿大和法国,虽然企业上榜数量不多,但上榜几家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如麦格纳,业务营收389亿美元,法国的法雷奥(193亿美元)和佛吉亚(191亿美元)也都排在前十,因此平均单家企业营收很高。
中国大陆,虽然数量上排在第5名,但大都排名靠后,平均单家企业的营收也最低,仅为50亿美元。
当然,中国大陆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力正在增强,例如延锋(2018年排名第16位)在国内汽车飞速发展的这些年,随着上汽集团整车企业配套而快速成长。
下面是2018年入围汽车杂志《Automotive News》百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名单和排名。
1 延锋汽车
2018年6月,汽车杂志《Automotive News》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延锋荣登第16位。
延锋汽车成立于1994年9月。一开始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用于汽车、卡车和摩托车的塑料和装潢产品等。
现在延锋主要专注于汽车内饰件(仪表板、中控台、门饰板、氛围灯、饰条)、外饰件(保险杠、塑料复合尾门)、座椅、电子(汽车组合仪表、音响娱乐和控制模块)及被动安全领域(安全气囊、安全带等)。
2 海纳川汽车部件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由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而成。
公司旗下拥有近60家企业(类似上汽集团华域汽车系统),其中全资企业4家,与世界500强、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合作的12家,如德尔福、李尔、伟世通、博格华纳、天纳克、莱尼、海斯坦普、安道拓等公司共同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还与国内知名零部件企业合资的14家,如上海延锋、浙江亚太、许昌远东、江南模塑、航盛等国内零部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
海纳川在2011年成功收购荷兰英纳法集团100%股权,也使其成为一家跨国企业集团。
3 中信戴卡
早在2012年6月11日,美国权威汽车杂志《Automotive News》(汽车新闻)公布了201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100强名单,中信戴卡公司成为第一个且是当时唯一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100强的中国企业,位列第97位。地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信戴卡目前主营业务仍然是铝合金车轮制造,可以说,能将单一产品做到全球100强,足以说明中信戴卡的技术能力,当然中信戴卡也是世界最大的铝合金车轮生产企业。
4 德昌电机
徳昌电机成立于1959年,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跨国公司,在微电机和集成电机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主要生产包括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产品。
德昌电机的汽车产品类也比较丰富,基本上传统汽车上的电机驱动产品都有涉及,如座椅调节电机、玻璃摇窗机电机、冷却风扇、转向助力系统电机、大灯驱动与调节、组合仪表电机、汽车门锁、外后视镜调节电机等。
5 五菱工业
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位于柳州,成立于2007年,以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制造和专用车三大业务核心,依托中国最大微车制造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强大销量,2018年业务收入210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行列。
五菱工业主要产品有后桥 、左右前悬挂部件、消声器、排气管、门锁 、保险杠、油管、前后副车架、换档操纵机构、转向等,以及发动机总成和专用车业务(休闲车、警务巡逻车、微型货车改装车、微型客车改装车、低速载货车、客车)。五菱工业大部分业务面向五菱和宝骏汽车,笔者曾去拜访过集团下的几家企业生产线,应该说在成本控制方面做的比较好,当然也有一些独特的条件使然。
6 敏实集团
敏实集团位于宁波,创建于1992年。主要产品涉及车身结构件(如密封条、翼子板、MFE前端模块、加油口盖等)、各种饰条和装饰板、座椅滑轨及骨架、电动滑移门系统、电动门锁以及行李架等。
以上是几家中国进入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简介,当然这只是美国一家杂志根据部分数据的排名,还有其它很多国内企业也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像中航汽车、宁波均胜电子、三环集团、北方凌云工业、万向、福耀等。
结束语
从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的中国企业业务来看,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装饰件和车身、底盘结构件,如延锋和敏实以饰件为主,中信戴卡和五菱工业以结构件为主。就汽车零部件产品研发的技术门槛来说,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排名来看仍处在起步积累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中国早已是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但并不是汽车强国,汽车强国需要有一批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支撑。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盈利水平、研发投入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能否由大变强。与博世、电装、大陆等企业相比,中国汽车市场还没有真正催生出以技术著称的国际零部件企业。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面向未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像华为一样十年如一日,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回归技术本质,提升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附加值。
回到文首,从当前的中国零部件技术发展水平和市场成熟度来看,虽然部分中国大陆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大部分仍在低附加值的制造领域,零部件企业之间仍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对于整车企业的成本控制来说仍然存在诸多选项。
随着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未来成本竞争领域会逐步扩展到汽车零部件巨头企业,但是这个时间我认为至少要再等上两到三代人,基础工业制造毕竟不像互联网那样通过复制本地化的模式就很容易成功,制造业要想由弱变强需要长时间脚踏实地的积累,要的是不急不躁、沉稳睿智的工匠精神。
附:《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各汽车零部件厂商2017年的汽车配套营收进行排名。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号或公众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