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闺蜜跟我说,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她说她男朋友对她的要求太多了。她差不多155cm,但他男朋友喜欢高挑的女生,所以每次带她和朋友吃饭都会让她穿高跟鞋,她并不喜欢穿高跟鞋,好几次脚后跟被磨的不像样。
不仅这样,他男朋友喜欢看书,就给她也买了一堆她不感兴趣的书,告诉她要提升自己。
诸如此类。他男朋友给她列出的条条框框快让她喘不过气了,她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自己。
听完这些,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我在男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对我的前任就是这样。我希望他穿我喜欢的衣服,按照我觉得好的方式去生活,比如早起、健身、读书,他不擅长演讲我却总是让他参加演讲比赛,我还希望他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爱我,比如约会不可以迟到,多久给我打一次电话,如果他没有做到我就会生气。
因为在小时候我就会在脑海里幻想自己理想伴侣的形象,高大帅气、成熟稳重、有上进心、温柔…当我谈恋爱了,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要把对方打造成我想要的样子,哪怕他很棒很优秀,我依然想要他让我更满意。
有一天他问我:“为什么你总是对我不满意?”我没有回答。
我不愿意承认他和我理想的伴侣之间存在差距,显得我肤浅又虚荣,也会让他受伤。
我不愿意承认我不够自信,需要他更多的关心和陪伴才会觉得自己足够重要,值得被爱。
在当时我能想到的办法就只有改变他,这样会让我自己舒服一点。
当他没有实现我对他的期望,我就会表达我的不满,于是争吵、分手。
听起来很恐怖,但实际上这种改造别人的行为在任何亲密关系中都存在,这种行为还有一个好听的别名,叫做:为你好!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想要改造他人的想法真的很愚蠢。
他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开心不是他们的职责。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对他太不公平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愿意按照别人的要求的生活。谈恋爱之前,我就不是你喜欢的样子,如果不能接受为什么刚开始要在一起呢?
我们都必须明白一件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
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改造对方的念头,看看是否对方自己也有改变的想法,如果对方没有就请放弃这项期望,不再把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当作他(她)的职责。
当放弃一项期望时,我们便把心中原本被需求占据的空间释放出来,而宇宙中是不容许有空洞存在的,所以我们的心中的空间将会被爱填满。
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且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这些观点是我在看了《亲密关系》这本书之后才知道的。
克里斯多福·孟认为亲密关系的本质在于需求,我们希望另一个人来满足我们童年时期匮乏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同时,书中说:
如果关系出了问题,并不需要寻求外力的帮助,你自己就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问题,并成长,体验到高层级的,真正的灵魂关系。
我不太理解。相较而言我更认同亲密关系是价值互换,除了情绪价值(陪伴、信任、关爱等),还包括性价值(包括颜值、身材、打扮、性和谐等)、经济价值(家境、收入、发展空间等)的互换。
我们对于情绪的需求可以改变,我们可以降低期待,对方也可能做的更好,可是有些需求确实没有办法改变。
这三种价值对每个人的重要程度也是不同的,当某方面价值低于我们的期望值时,很能做到去找到自身产生这种需求的原因,并且试着去从自身去消除这种需求,或许更好的解决方法是提高其他方面的价值,以获得亲密关系之间的平衡。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实在不想一直把需求、价值这种词用在爱情上,如果我恋爱了,我还是希望我们之间是真正的相互吸引,我们总能感受到爱在我们之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