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干货:
如果有一天您发现自己活得“太有用”而又“很无趣”,那就这样做:
1、和有趣的人待在一起
这种人往往会莫名其妙的傻笑。他们的笑点很低,您不要抗拒。当他们开怀大笑的时候,您就跟着开怀大笑,很快你的笑点也被降低。从外表上看,你已经变成了一个有趣的人。
2、打破常规,做一些新鲜的事情
上班、下班、回家的生活太过单一。和朋友聚会也不过是吃吃喝喝。要么就是看看电影唱唱歌逛逛街。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尝试。比如:参加一个线上活动;学习一下做手工;甚至练练毛笔字。这些事情于您的职位晋升或许没有任何益处,但您的生活中需要这些。套用二八定律:20%的看似无用的事情决定了您职业走向的80%。
3、读一些“无用”的书
对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读书越来越难了。我们暂且不谈读书到底如何如何,我们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读书。比如,下载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听书应用。您不是说没有时间看书吗?碎片化时间来听书总该可以吧?如果您真的打开这样的应用,您会发现有些话题您以为自己不感兴。推荐几个有意思的节目:旭东叨科学、罗辑思维、科学有故事、卓老板聊科技。这些于您的工作和学习来说都没什么“用处”,只要您觉得好玩儿就行。
4、找个时间去旅行
是旅行,不是旅游。自己来策划,自己操心自己。整个过程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但不要太有计划,也不要太有目的。有个大致的方向和时间,就可以上路。途中出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归为“有趣的事情”。
5、参加全新的兴趣小组
比如烘培坊,泥塑小组,黑科技兴趣小组等等。因为可能只是去一次,所以不用太有目的。就是去看看,玩儿玩儿而已。线上的活动也不错,比如豆瓣同城等等。
以下是正文部分:
昨天去参加一个讲座。主讲人是中华书局文学室编辑李天飞。主讲的内容是我从未涉及过的领域——《西游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大致就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二是西游记讲的到底是佛教的事儿还是道教的事儿。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李编辑的讲解下显得并不简单。我们惊叹于李编辑知识的渊博,逻辑的缜密,更佩服作为一名学者的谨慎。但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半小时讲座后的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中五个人中有三个人(另外两个是小朋友)都涉及到了“这样读《西游记》有什么用”或“《西游记》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这样的问题明显使李编辑很尴尬。或许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只是因为单纯的喜爱《西游记》,才去研究它。所以,尽管李老师之后给出了答案,但一张口便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有点儿太大了,不是他擅长的问题。
若是放到以前,我定会问出和他们一样的问题“……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是否映射出了当今社会的……”、“……是否说明了……”。用这样的一些问题去打扰一个人兴趣爱好是件残忍的事情。这也正说明,我们太追求“有用”了。
《西游记》国之经典,不错。但为什么要探讨它对我们现在有没有用处呢?如果能说清楚它对人有什么益处,那它也不能称之为经典了。我们现在的思维已经陷入到“……有什么用”的框架模式内。例如:学习书法有什么用,以后找工作又不靠它;学习插花有什么用,以后升职又排不上用场;读点散文有什么用,我又不准备做大文豪……但凡此类种种,我们很容易陷入他们的圈套。
如果您回答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用,他们定会告诉你,“你说的那些都是说不定的事儿,到跟前再说”或者直接回应您“我没兴趣”。可这些看起来和社会主旋律“无关”的事儿,到底于我们有没有什么好处或者用处呢?
学点音乐鉴赏有没有用?
业余玩儿个摄影有没有用?
学个乐器有没有用?
学习个简笔画有没有用?
关注一下国家形式有没有用?
背点儿诗歌有没有用?
学个山水画有没有用?
……
潜意识里我们都知道,这些貌似不能拿是否有用来衡量他们的价值。但在具体事情上事,我们习惯于和眼前的现实相结合。得出的结论是,于现实来说,他们都是无用的。唯独有用的是分数和金钱。
我们无数次地责怪教育体制,但兴趣爱好这事儿,您一成年人也赖教育体制的话有点儿说不过去了吧?去年参加一个文化艺术节的启动仪式。现场人很少,原因就在于当时来主讲的人涉及的音乐领域过偏,导致很多人不了解。可这又如何呢?您要抱着听听看的心态去,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所谓的高雅也好,低俗也罢,您不涉猎,道听途说,最终只能满腹牢骚。
再说回来。如果您说上面的事儿都是无用的。那我基本可以猜到,您活的并不开心。我经常说:“孩子上网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的错,教育体制的错。”网民搞笑说“我们从小到大的体育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经常不在”,这些科目也被替代成语数外。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需要不同的新鲜事物去刺激,可我们把孩子双眼蒙蔽,一门心思学习。最终还责备孩子“专门让你学习,你就学了个这样子?”
问题恰恰就出在“专门”二字上。老板让你“专门”做工作,您也没做好啊?我们有凭什么责怪孩子呢?青春期积攒下的大量负面情绪需要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可以选择美术、音乐、手工等等。无奈那些老师“总不在”,孩子们只好去网吧了。这样就合情合理了。
这番话,并不是要给已经沦陷的人开脱。开脱于任何人来说都无益处。您就是再责怪您的父母或者教育体制如何如何,也于事无补。一个生活在抱怨中的人,我们不会可怜或同情他。中国人相信四个字:“自作自受”。
收起那些抱怨和责怪。好好思考一下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是不是不该活的那么“有用”?以我之见,只要在基本底线之上,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不断地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是保持一个人年轻的秘诀。而这句话本身又是功利的。
我们不是为了……才做……,而是因为做了……感到开心快乐的同时收获了……
比如,我不是为了要当歌手才学习唱歌,而是因为学习唱歌,让我感到开心快乐,同时收获了很多与我有相同爱好的朋友;
比如,我不是为了高考才参加努力学习英语,而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让我感到开心快乐的同时高考顺便考了个好成绩;
比如,我不是为了要当作家才来写作,而是写作让我感到开心快乐的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
…………
我们上一代的人,都活的“很有用”。有其历史原因。他们要求我们如何如何,自有他们的道理。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尝试新鲜事物是一种胆量和勇气的体现。我们没有必要时时刻刻都做一个“有用”的人,发自内心的去感受每个新鲜,让自己活在当下,做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