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献给为我播撒阅读种子的人们
回想我小时候,那应该算是“没有书的童年”。小镇的街上没有一家书店,图书馆只是印刷在书上的一个词语,身边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更别说有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了。看一些作家说自己小时候的阅读材料主要是香烟上的连环画卡片。我发誓,我也没见过这个东西,因为,我爸爸抽的香烟上的确没有过那么有趣的连环画。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现在居然只要看到书就会觉得亲切;觉得只要抱着书就是一种幸福;自己能够悟出“何以解忧 唯有读书”的八字箴言。是否也是一个奇迹呢!
我仔细琢磨着令这奇迹出现的根源。我找到了——为我播下阅读种子的人们,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了这么伟大的贡献。
首先是我的父亲。家里没有一本我的课外书,却偶尔会出现一两本“爸爸看的书”——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没有一张图片!童年的我总是想:这有什么好看的!爸爸却像小孩吃棒棒糖一样,每次只要拿起书,就舍不得放下,吃饭看,睡觉看,不看完不罢休。即使是看完了的书,他也会再次拿来看。他喜欢躺在床上看书,以至于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他因为看书睡着了,脖子半歪着,鼾声如雷,手里还拿着书的样子。爸爸还有一个习惯——喜欢把书卷起来看,凡是被他看过的内容,都被卷成了一个圆筒,和没看的内容截然分开,该看的那一页随时都是翻着的。
一次,我躺在床上。目光无意地撇了一眼爸爸丢在床边的那一页书。上面赫然印着的大标题格外显眼——第三章 一个怪老头。我不由得有了兴趣——老头到底怪在哪里呢?于是自然而然地拿起书来读。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文字从老头的神情、动作、语言无不体现这个老头的“怪”。更神奇的是,我感觉读着文字就像脑海里有一个电视机一样。书里的人物都在我的脑海里演电视剧。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全在我的掌握之中,同时又引着我不断地往后读。
读“爸爸的书”感觉太好了,原来爸爸的书这么好看!后来,凡是爸爸带回来的书,也成了我的最爱,我也是拿起书就不愿意放下。以至于一次我在田埂旁读书入了迷。二奶奶在对面山头大喊:“雪梅,你在干什么!还不回家,马上要下大雨了!”我才突然惊醒,抬头看天空。呀!乌云密布,眼看就要大雨倾盆了!我才赶紧抱着书,飞奔回家。
惊险之余,沉迷于读书的快乐也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爸爸的书”是一本本武侠小说!哈哈,怪不得如此引人入胜!
到最近我读到《朗读手册》前言里的一句段话:我们必须保证孩子的早期阅读经历一点都不痛苦,只有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才会愉快地回到阅读之中。但如果这段经历反反复复充满痛苦,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学校阅读者,而不是终身阅读者。
对此,我深有体会,深信不疑。
我的第二个阅读启蒙人是我六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尹宏芳老师。她见我经常都是提前完成作业,中午的时间都无事可做。于是叫我中午去她家里的办公桌上读书。我第一次见到整齐摆放在桌子上足足一米多长的“书海”,花花绿绿的书脊正对着我,我想看哪一本都可以随意抽取出来。
那段时间,我简直太幸福了!享受着来自尹老师的“特殊照顾”,感受着徜徉书海的无限乐趣。为报答尹老师的恩情,我总是趁她不在时,悄悄潜进她家的厨房,看看有什么家务活,我可以干。看到洗碗池里有没洗的碗,我太开心了!蹑手蹑脚地把碗洗了,灶台擦得干干净净,地扫一扫。干完这些,又悄悄地回到老师的办公桌来看书。
尹老师第二天发现灶台变得更干净了。问我:“昨天是你帮我擦的灶台吗?擦得那么干净,有一块沉积的污垢,不显眼,我平时都没管它。你却擦得干干净净了!谢谢哦!”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恩师呀!要说谢谢的是我!您不知道,您的举动对我来说是一项多么巨大的馈赠!不光让我更爱读书了,就是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我想成为的样子。所以,我至今都可以骄傲地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小学语文教师。这个理想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写到这里,让我在心底默默感谢一下那些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跟书有关的身影们。你们让我的生命因此而饱满丰盈,而有更多的可能性。你们可能是无意中的举动,却让我受益终身,时时感念。
停笔于此,还有一种感觉:似乎往事清晰沉稳地扎根在了心底,有一种不怕遗忘的安全感。
这也是写作的意义吧!
2.28日凌晨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