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贯不会用字起名,所以借用王大作家的作品名吧。
大学自学心理学的缘故,我向来爱剖析自己,自认为足够了解自己。思想比行动高八度,换言之,想的多,做得少,也就是懒散。想就想吧,还是瞎想,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地方也能想出一部电视连续剧,关键还是以悲剧结尾的连续剧,不惨到莎翁四大悲剧不罢休的程度。
用辩证的观点看,凡事有利有弊。瞎想可能会使大脑天马行空,想一出是一出,容易出金点子。然则缺点是精力分散,看到一段文字会想它个通透,有时连自己也不知道想啥。这样久了以后呢就容易妄想,这就不好了,不利健康也不利工作,爱乱想的伙伴可能会有此感。在我看来,乱想弊大于利。
而懒散不仅指行动上,更危险的是思想上。行动上懒可能赖个床,不想做饭就点外卖或者干脆不吃。可人的脑子就像一部机器,思考是这部机器的润滑油,不用了自然会生锈,生锈了不仅占地方而且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奇怪声响,怪糟心的。为了避免难受到想拆了的情况发生,我在尽力改变。以前看过一部作品,总是看了就忘,经常思考但总是不写读书笔记也不做其他巩固措施。虽都说知识会内化,就像现在流行说法是你吃过的饭会让你长大一样,但我总觉得这样比喻怪怪的,找不到怪的原因。可能身体的营养和思想上的营养不一样吧。
这两天一直在看王小波的作品,承蒙我的懒散,终于看完了《沉默的大多数》。
鉴于行动已经懒得令人发指,思想上可不能再重蹈覆辙,更何况我捧起的是一部这样伟大而接地气的作品。
王小波这个理科男写这类杂文占尽优势,简直让我等文科生捶胸顿足,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前后文的逻辑让你找不到一处问题,逻辑思维清晰,思辨叙事有力。迫于时代背景,他不能像鲁迅先生那般横眉冷对千夫指,但是他的欲说还休,点到为止也有另一种真实感。
这部作品成于上个世纪,但它的身上没有任何时代感,仿佛就如同当今之社会,赤裸尖刻地反映现实,你我就是那沉默的大多数。本身有思想,但由于他人把反对的话先说出来,因此这些思想,这些话语便成了暗流,最终归于混沌,久而久之,我们便成了哑巴聋子瞎子,想说也说不出了。
王大作家言辞犀利,独树一帜,对各种社会现象反唇相讥,不吝口水。寥寥几笔看的你呵呵直乐,夸赞他骂得真好,直到看到最后你才觉得不太对劲,这骂的不正是自己嘛!自己真傻,竟然乐呵着凑过脸给别人打,你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发现他首先把自己也骂了。你说你这巴掌是落还是不落呢,真是个问题,毕竟自己理亏在先,那我必须得改。有时候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大嗓门技能释放会影响到公共场合的秩序,这确实需要反省与改正,给任何空间留点余地,免得最后两村火拼,殃及无辜。(谈卡拉ok与驴鸣镇一节)
王小波在这本书里毫不克制地表达了自己对一大哲学家的仰慕。其中罗素的一句“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反过来说呆板无趣就是不幸福”也让我彻底膜拜在他的思想之下,这不正是和“我是宇宙之中独一无二的彰显”“尊重个体的差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么?所以在教育他人时,不要总是要孩子向优生学,他们本身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好,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模子,丢掉了自己本来的面目,那该有多可怕那要老师有何用,我不禁思考。
针对我的懒散,王大作家说要努力去做事,拼命地想问题,这才是自己的救星。我想这真是一剂猛药,瞬间耳清目明啊!不得不说,王小波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在他如此接地气的作品里似能看到众生百态,更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旁观者清,在别人的作品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能让我们更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解决的方法又在哪。然后知道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王小波说方便面对中国人很重要,要不从北京去莫斯科的火车上准得饿死一批人。即使跨越了一个世纪,这点我也深有同感。爸妈在微信吐槽环保大检查,连餐馆也得避其锋芒关门,吃个饭的地方也没有,出去玩饿了一天的悲惨经历。联想到在青岛西安吃泡面的凄惨故事,真想应时感慨一句,泡面真太重要了!
突然发现,自己又在记流水账了,还好,今天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