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说过,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社会何以可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罗宾·邓巴也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也就是人的社交最大数量是150)”的提出者在最新中文版著作《人类的进化》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从人类进化之初寻找答案
一、人类社会形成的3大成本
其实,人类并非一开始就有社会的,而是进化形成的,最开始行为社会群体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天敌。
人数少太容易被天敌吃掉,人多不一定真的能打败天敌,但是能起到相互鼓舞和威慑天敌的作用,自然界威慑的作用更常见。
但是一个群体规模太大势必要带来很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成本:
1、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就是,人多势必会抢食物、栖息地,以及日常摩擦引起的矛盾。
2、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食物的竞争,扩大了觅食的范围,增加了寻找食物的时间,于是花在其他方面的时间就减少了。
3、搭便车
这种情况太司空见惯了,人一多了就难免有很多人开始偷懒,搭便车,坐享其成。
如何解决这三项成本呢?
二、人类进化的2条主线:社会大脑假说和时间分配模板
针对社会的形成,邓巴提出了人类进化的两天主线:社会大脑假说和时间分配模板。
说通俗一点就是人类只有大脑容量不断扩大,才能管理更大的社交关系,同时,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维护社会关系,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社交促进认知,认知提升扩大社交。
首先,人类社会关系的数量,也就是群体的规模取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大脑容量息息相关。
其次,原始人类靠相互梳理毛发来维护社交关系,在相互梳理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会释放使人快乐的安太芬,类似于多巴胺。
所以现在要解决是如何提升大脑容量以及如何空出更多的时间社交或提高社交效率。
三、普罗米修斯之火?
对于大脑容量的提升和社交关系的维护,火的使用意义重大。
首先,熟食提供了更多的的营养,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其次,熟食更容易消化,缩短消化时间,为人们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社交。
最后,火光延迟了白天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社交,此外,黑暗中的火光最容易刺激想象力,于是大家在篝火旁讲故事,共同的故事塑造共同的历史,此外,想象力刺激了虚构的世界和精神世界,为艺术和宗教诞生提供了铺垫。
四、时间都去哪儿了?
上面说到,时间的分配对于社交意义重大,今天依然如此,研究显示,朋友相处的时间和关系质量直接相关。
在我们今天看来,原始人有不用上班,应该有大把的时间啊。
错了,原始人基本把时间花在觅食行走、进食及消化和睡觉休息上,剩下的时间才用来社交,时间少得可怜。
那么为了扩大社交规模就只有两个办法了:
1、节省时间或扩充时间,比如吃熟食,减少了消化的时间,比如火的使用,延迟白昼时间。
2、提升社交效率,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如何提升社交效率。
五、如何提升社交效率?
语言
在提升社交效率的方式上,效率最高的是语言,语言是如何提升社交效率的呢?
1、语言可以是同时多人进行交流
2、聊天可以与其他行为同步进行,比如边吃边聊,不占用额外时间。
3、了解社交网络的情况,我们现在经常通过聊天了解朋友情况及朋友之前的关系。
4、提升自我利益,比如夸大自己,贬低别人,说坏话,八卦在社交中至关重要。
笑
笑是人类所独有的,笑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无需解释,于是语言和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交形式:讲笑话。
歌舞
集体型的唱歌跳舞,可以增加同一时间的社交人数,历史上一直有舞会社交,而且人类在这基础上,定期举行歌舞集会,和其他因素结合还创造了节日。
结语
人类社会的形成有3大成本,为了解决这三大成本,人类进化形成了增加大脑容量和社交时间的解决方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扩大社群的规模,人类“社会”才得以单身。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看本书作者罗宾·邓巴的另一本新书《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如果想了解原始社会之后人类如何继续扩大社会规模,可以看辉格的《群居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