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个特别重视礼金的地方,老一辈的人尤其如此。
我的一个表姐嫁给了外地人,他们两个又都在北京上学工作,所以想着就只在北京办一场,让双方父母都去,这样大家都省事。我的舅舅,也就是她的爸爸急了:你不回来办,我这么多年的礼金可都收不回来了,这可是你妹妹房子的首付呀。
当然这个有一定玩笑的成分,但也足够说明问题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关于结婚的复杂性:当时邻居家一个哥哥结婚,女方家里要求聘礼是六斤六两人民币。我当时第一次知道人民币还可以这样用的,同时也为我弟弟感到悲伤,如果到时候我们家没有六斤六两人民币的话,我弟是不是就要打光棍了。
当然这是我上初中时候的行情,等到我们长大,前一阵我一个同学结婚来跟我们借钱,我们才知道女方的要求是
有房有车,并且要五金首饰,还要20万左右的礼金钱。
我们几个还在读书的惊呆的同时,表示他可真是事业有成,这都能搞定。他才说:搞定什么,房子车子都是家人借钱搞定的,甚至不敢跟女方说是只付了首付,之后的贷款也只能父母还,自己偷偷的贴补点。
我记得他父母是我们那里有名的老师,这么些年都很受人尊敬,我不能想象他父母去别人家唯唯诺诺借钱的样子,也不能想象出这么多钱把这么一尊媳妇请回家的意义。这样看来,我弟弟是注定娶不到老婆了。
当然这件事情还没完,我这个同学还有一个妹妹,比我们小一岁,今年也打算结婚了。结婚的时候他妹妹跟他父母商量说,男方家庭一般,彩礼的时候可不可以就省了。
他父母和他哥急了:就是因为男方家庭一般,所以我们趁机要一笔钱放在你手里,这样你以后才有话语权呀;而且不要彩礼,这是诚心让对方看不起我们吗,觉得我们上赶着要嫁给他们家不成?
结果这场婚礼的彩礼,比他哥哥的当然也是有多不少。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女儿的钱来贴补自己家,这些彩礼最终都当成嫁妆一起陪了过去,并且自己父母还贴补了些,本质上是让自己姑娘好过些。
所以你看,什么事情都没那么轻巧,只要与自己相关。
今天看到网上关于结婚彩礼的事情引发了争论,有人说像是在看一波大型迷幻习俗:
我兄弟去见女方家长。她女朋友要求他先给她妈买两千块金项链,随后再给她爸包2888红包,据说明天还要买三千块东西去见舅舅。
还有很奇怪的那种聘礼要三百万,然后嫁妆要高于三百万的。
哪里是什么迷幻剧,这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