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翁翁
我们在谈论村庄的时候常常会联系到中国的前途,世纪之初是这样,如今还是这样,甚至比以往更迫切。村庄对于我们如此重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从物质到精神皆来源于乡土社会,动摇了这个基础极有可能动摇国本,这和西方社会的国情有着天壤之别,国人应有清醒的认识。世纪初我们不担心村庄的消亡,基本命题是乡村改造和寻找国家的前途命运。几十年后的今天村庄正在消失,乡村的消亡一日千里,我们尚未来得及评估这种情势发展的最后结局以及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会产生什么影响。村庄如今的困局除了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碰撞及适应性失调外,还有故意为之的因素,后者对乡村的破坏作用更甚,更恶劣。乡村发展应该立足于改造而非再造,不能推倒重来,更不能消灭它,跑步进入一个没有乡村的农业现代化其破坏程度难以估量。
我们应该重新重视氏族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意义。以家族和家庭组织起来的群体其天然具备教育和传承的功能。在过去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国家形态皆由氏族和家庭作为基础组成单元而维系下来的,而我们的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又都是由管人达到社会治理效果的。中国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是一体的,通过规范人们在方方面面的行为达到治理的目的。这其中饱含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及人在国家层面的行为规范等。这些规范通过氏族及家庭在代际之间传播,年轻子女通过在家庭及氏族中的耳濡目染到达良好的学习效果。文化传承同样遵循这条路线。
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把民居扒了,把农民赶进了商品房,强制搞合村并镇,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推进城市化。乡村遭受到史无前例的破坏,如此下去,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将无以安家。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有一批社会实践者,他们入乡办学,开展的社会改造实践。如今那一带的人们仍然能感受到那时留下的有益影响。社会改造要关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如以物质为一切,未来的子孙将无从了解自己是谁,从哪来。
氏族、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涵养地,是国家理念、家庭观念的教化基地。每一个氏族,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文化备份单元,破坏其中几个并不能根除文化根脉。因此,无论发生多大的社会灾难,只要乡土社会不被破坏殆尽,文明就不会遭受灭顶之灾。一旦外部环境安定下来,乡土社会马上恢复生养功能。这就是我们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核心要义。
破坏掉这块涵养地,就会让民族文化变得支离破碎,这是自文革以来最大的最彻底的一次摧毁。战争能毁坏城市,但无法消弭乡村,但盲目的城市化能把战争摧毁不了的摧毁了。
乡村天然具备自给自足的特点,一直以来充当着城市人的避风港和后备基地。但发生社会灾难时,城市几乎是一触即溃,城市生活资料的供给和生活设施马上就出现问题,大量的城市人口的日常生活保障就出现了困难,而农村作为后备基地可以接收从城市转移的人口。
现代人把农业文明的乡村社交习惯丢了,议论是非的习惯却保留下来了。同一个小区为见到的看不过眼的事情生气,气生了半天都不知道跟谁生的,顶多知晓哪楼哪户连对方的姓名都不知晓,所以居民对名声这种不值金子不值银子的虚妄也不那么在乎了。
乡土作为终将消失的社会带给中我们太多的感情依赖和文化寄托,让我们依依不舍又无可奈何。为乡土存证是有过乡土经历的人的责任,我们为几代人留下存在的明证,让乡土以另一种方式陪伴我们及后来人,以飨我们的灵魂,滋养后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