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刚刚毕业,同学在公司拼命奋斗,我躺在床上悠闲地刷着手机。
毕业一年,同学每忙碌充实自己,我在每天同早起作斗争。
毕业两年,同学已小有成就,我还在奋力奔波求生存。
自己觉得特别遥远的事儿,都被别人实现了!你所向往的生活,也同样有人在享受着!
二
有位朋友曾跟我发信息说:“我同学都学有所成,他们都混的比我好,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惊,浑身禁不住的发颤。
有个同学,从小弹钢琴。高中时候,我们上文化课,她去练琴;我们上大学,她考上了某大学艺术学院;我们开始工作,她去了国外继续学钢琴。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全世界开钢琴音乐会,再见面的时候,她已是音乐家,有同样才华出众的老公。当时,她正跟她老公一起环游世界。当年我们都觉得,大部分艺术生毕业后都是当老师,能当钢琴家教收入已算很顶天,却不想艺术生的人生还有一个方向——钢琴家。
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攀比,他去了国企,他去了民企,每个人都装×,被大公司录用的更是仿佛走上了金光大道。现在仔细想想还是觉得挺可笑的。
刚毕业的时候,觉得公司牛就好像自己很牛,其实完全是两码事儿。过不了多久一入职,忙得昏天暗地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这金光闪耀的大公司光芒里的一只萤火虫,光亮微弱,哪怕没有自己也可以。
刚毕业的时候,人人都讲职业规划,但其实只是想规划求职这一件事。很多人想着三年后升职加薪,但三年后还能单纯努力工作不抱怨的都少之又少。好多人都忘了自己毕业时的规划和梦想,而如今最大的梦想变成了早点下班不加班。
刚毕业的时候,喜欢四处参加活动到处混,认识很多人,就觉得自己特牛×。走到哪里都装模作样地谈一谈,总怕自己被别人忽视。总想成为宣讲会上那种金光闪闪的大人物,但走向大人物的道路时却总是偷懒。
有位同事,年龄比我们小点,家庭背景一般,但个人特努力,做什么都特别认真。我们嬉笑打闹地加班、吃东西,以为回家越晚表示自己越努力,只有他从不参与我们,对工作的每个细节都锱铢必较,总把自己搞得回不了家。
我们开玩笑地问他:“你那么认真,至于吗?”“至于,我不懂啊!”他总是这样回答我们。新媒体刚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他研究H5,后来成了公司唯一一个自己会做H5的人。微博刚兴起的时候,他又是公司里第一个自己学会做各种好玩有趣的应用的人。那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是傻吧,明明每次客户要求做的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外包的,干吗自己费力研究?我们又不是做这个的。后来他离职开了自己的公司做新媒体。我们都觉得好扯,呵呵,离开公司这棵大树,自己在商海沉浮不得被淹死?再见面的时候,他已经第二次创业,身家千万。当年那个小小青年,现在依然还是会憨憨地笑,总说:“我不懂啊,你能不能给我讲讲,你们是怎么做的?”
三
人们总是想改变世界,但更多的却是被现实所击败。
人人都说不喜欢参加过年时候的同学聚会,其实是因为自己混得太差。表面上说自己不喜欢同学会上别人的炫耀,但倘若自己混得牛×得不行,倒巴不得自己亲自组织同学会。
蔡康永说过这样一段话: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是啊,因为你总是觉得太辛苦,人生的路上失去了好多好多的乐趣。 限量版的爱马仕,YSL的口红价格永远固定,唯有这个世界,看不完说不清。你怎么舍得放弃?
四
提到当年傻愣愣现在飞黄腾达的同桌,心里只有一句:“切,当年数学都及格不了,他能当总裁我才不信呢!”人们都喜欢用静止的眼光看别人,其实是因为静止不动的是你自己。人们都接受不了别人越变越好,总觉得别人“变了”,其实一直不变才是最可怕的。
时间久了每个人的视野和格局,都慢慢发生了变化。视野这东西很神奇,越撑越大,跟欲望一样,但如果不搭理它也会越缩越小,小到眼睛里连颗沙子都容不下。
我们在社会的大锅炉里沉浮,跌跌宕宕,总想着有人能拉自己一把。我们每天都看各种励志语录,希望自己能有保持振奋的神药。其实,励志故事的内容无非那么几项——坚强,勇敢,坚持,勤奋,逆境出人才等等。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别人的成功要领,而是对自己的改变:戒掉拖延症,克服懒惰、对自己的无限宽容与高度自信。
打扫卫生很辛苦,坐办公室也很辛苦,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辛苦的。可是实打实通过辛苦积累了一身本领,这些技能不会丢不会跑,只会让我走的越高和越远,摔过的每一个跤都在日后成为了我的江湖宝剑,替我遮挡风雨。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与其把时间花在无聊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不如用来辛苦和努力,这世界绝不会辜负你任何的努力。你所付出的一切,世界终将会高歌还给你一番精彩的天地。
辛苦的意义,是让你积累初人生的一门门必备技能,然后再利用这些技能,去肆意的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