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画叫《格尔尼卡》,作者毕加索。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这幅被载入绘画史册的杰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百度百科
你可能会说: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啊?没有颜色也不漂亮,画人不像人,画兽不像兽,这样的画我也会画!
对了!
你当然也会“乱画”。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如何“乱画”出一张经典之作,以及画家心思。
我们先不管风格、技法、画派这些概念,请你闭上眼睛先想一想,或者回忆一下影视作品里那残酷的战争场面:在空袭警报的尖利叫声和战斗机由远及近的可怕声响中,小镇的宁静被打破了。紧接着,炸弹倾泄而下,镇上原有的一切,房子、街道、男人、女人、孩子、老人、鲜花、动物……在三个半小时后变成满目疮痍的碎片,这是真正的灾难,人为的灾难!如果这是你的家乡,你会不会愤怒?会不会哭泣?会不会大声呼唤正义?
请注意,我们这里是在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而画家要做的事就是要纯粹用图像语言,用画笔去表达这种感情。于是,你看到了画面中支离破碎的场景,看到了灰暗无色的世界。你不要去想画的像不像美不美,而是用直觉感受这张画带给你的情感状态,用心去触摸画面中的笔触。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局部,去领略画家内心的世界。
我们先暂时离开这张画。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一只长在海底的腔肠动物,你看它在用触须感知着周围的世界。触须的最前端是它的感觉器,它还没有眼睛、耳朵、舌头等等。它无法“看”清这个世界,所以也就只能让自己牢牢的长在地上不被洋流冲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自己,在亿万年的进化之中,你希望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想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健,能够更多的获得自然中的能量,多吸收一些海水里的营养你就能长壮一些,多沐浴一些阳光你就能长高一点。
于是,你的子孙后代也因为你的遗传基因所以延续了这样的进步和成长。在你身体最前端最靠近阳光的那个部位就会变的越加敏感,这些部位的细胞发育也就越来越复杂,目的是能接收和感知更多的外部世界的能量变得强大。
于是,你的这个部位就逐渐发育出了一套系统,我们把这叫做“眼睛”。
这是一只涡虫,它仍然属于腔肠动物,不同的是,它已经比它的祖先们多了眼睛,而且能比较自由的移动,因此也就更为先进。海底里的各种动物,鱼呀虾呀还有海龟海豹什么的也都是这么进化来的。它们之所以进化成了不同的样子,主要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基因突变所致。它们通过繁衍生息,保留下突变的基因,如此也就变得更加强大。
你一定在书里面看到过,我们的地球最早没有陆地,因为火山运动等各种自然变化而出现了陆地。于是水里的动物植物就想要搬到陆地上,这样可以更好的晒到太阳。这样的一种鱼就出现了:
于是陆地上就有了动物,然后又有了各种鸟兽,再然后就出现了我们人类。
上面我啰嗦了一大通,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任何生命都有对光明和不断进步的渴望,都想获得生存的权利。任何刻意的践踏生命的行为就是罪恶的,都是违背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你马上会问:那为什么老虎会吃掉小羊?为什么食肉动物会吃食草动物?
我说:这也是自然的规律,是适者生存的生命法则。不过老虎抓到一只羊吃饱以后不会再去杀死更多的羊,而且如果老虎不吃肉就得不到营养,洞里的小老虎就会被饿死。
我们再回到《格尔尼卡》所控诉的战争。人类的战争一定是恶行,发动战争的人不是为了仅仅让自己吃饱饭,而是想要更多更多的东西,如果有可能他想要全世界。于是大量的人类和其它生命无辜的死于暴行之下,非常悲惨。
请你看这张画中红色虚线穿过的那个人。看他的眼睛和表情,像不像上面那只涡虫?那种对光明望眼欲穿的状态。马头上的那盏灯就代表着光明和希望,代表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你看红色虚线的旁边能看到画家用不同的色块组合成的一条断断续续的线,就像光线一样。人们不管光线之内还是光线照不到的黑暗之中,不管是变得支离破碎还是伤痕累累,都没有放弃对光明和正义的向往。因为有了这样的向往人类才有希望。
当然,可能毕加索在作画的时候不一定想了这么多,不过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总能够通过自己的直觉表达出人类的共同情感。我们再看那个渴望光明的人,他因为受到摧残身体变得非常沉重,所以画家就把他受伤的腿画的很大很硬,像是一块块石头,他的一只手扶着伤腿,另一只手无力的下垂着,显得很疲惫,但他的脖子和头又像一股气一样向上飘,向着有光明的地方飘去。这样的一种表达看似有些抽象,却非常生动,能通过图像带给你用语言不易表达的感受。
在以后的课程里我们会亲自动手尝试一下,用毕加索的方式去描绘这个世界。
*****问题回复的分界线*****
1.
简如:不是轰炸吗?为什么画面像在一个屋子里?
答:像屋子也对。他营造的就是一个压抑混乱但又有光明和希望的空间,人类共同的居所。
2.
简如: 图片上的动物说明什么?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向往光明吗?
答: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会有求生的本能。对更高质量生活的渴望是推动生命向前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在这里是借由这些动物的不断进化来说明这一点。动物的这种本能人类也有,同时人类还有向往内心光明的愿望。而且很难说动物们就没有丰富的内心活动,看那些可爱的宠物和家畜对主人的种种信任和依恋,有时会让人类汗颜。所以动物们就不会向往内心的光明吗?当我们放下所有的偏见,平等的看待包括虫子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的时候,才能真正洞见世界的本质是一体的。看起来不起眼的虫子身上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同样值得我们这些自以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去尊重和善待。你看,人类之间的互相仇恨、打打杀杀是不是极大的违背了生命本体的积极愿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