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出现得很应景,跟去年发生的三色事件竟然有点贴合,不同的是,三色里的人是为了侵害孩子,而影片中的妈妈是为了保护孩子,虽然是两种做法,但却是同一个结局,伤害仍然在发生。
但这一集感觉在第四季里水准稍微差一点,结尾太突兀,科技和人性之间的冲突没有那么激烈,故事反转也在意料之中,惊喜感不是很足。
一、故事梗概
这是一个关于隐私监视和恐惧屏蔽的黑科技。
因为女儿走丢过一次,心急如焚的女主找到了akangle这家机构,在女儿脑袋里植入了监视的机器。
这项科技不仅能够通过屏幕以第一视角看到女儿的动态,同时还能监测到她的情绪变化。
一旦感应出例如害怕、恐惧等引起体内激素水平上升的情绪出现,女主就能在屏幕上控制选项,将所有引起这些情绪的画面做马赛克处理,可以说为女儿铸造了一道保护的高墙。
恐怖的邻居恶狗、血腥的打斗场面、色情的成人录像,在妈妈的保护下,女儿似乎健康茁壮地成长了,甚至因为这项科技还救过家人的命(女主通过女儿的视角看到自己中风倒在了家里的爸爸,赶回来及时救助),一切似乎都完美地发展了下去,直到女主发现女儿在自残。
因为跟这些负面的事物完全隔离,女儿变成了学校里的怪咖,好奇心和孤独感促使女儿开始自我探索。
女儿往自己手上扎铅笔,以此来感应血的触感,女主发现后开始带着女儿求医问病,得到的结论是保护过度,建议女主将机器关掉,以此让女儿回归到正常生活里去。
果然,机器关掉后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但是女儿青春期来了,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在女儿晚归的一个夜晚,女主忍不住打开了机器,发现女儿正在和男孩做爱。
祸不单行,女主又发现在男孩的带领下,女儿开始尝试毒品,怒火中烧,当面警告男孩离自己的女儿远一点,男孩的远离引起了女儿的注意,她意识到她妈又把机器打开了。
气急败坏的女儿回家就跟她妈干了一仗,拿着平板一样的监视器就砸向她妈的脑袋,因为之前对血污的马赛克设置,女主虽然满脸血腥,但在女儿眼里却是一团模糊的图像,打完妈之后,女儿离家出走,在路上搭了一个货车逃走了。
故事完——
二、技术脑洞
随时随地掌握孩子的动态,恐怕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
不仅只是掌握动态,还能实现远程控制,看起来似乎做父母的是高枕无忧,但这项技术还没完善到极致,也就是说父母远程只能实现屏蔽功能,如果真的发生危险,仍然是鞭长莫及。
这项技术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只能屏蔽掉坏的不好的东西,却对美好的东西没有任何反应,就像是半杯水原理一样,这项技术只能让人看到那空掉的半个杯子,却对里面半杯的水视而不见。
虽然说是为了方便父母随时查看孩子动态,但实际上确是绑架了父母的时间,因为无论做什么,心里那根弦始终是绷住的,那时候大家就不是随时刷手机了,而是随时刷孩子的动态,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风声鹤唳”,终日人心惶惶。
对不好的事物做以马赛克的处理也显得不是那么妥当,因为人性深处的探索欲不会让你对隐藏的事情视而不见,心理学实验里很有名的白熊效应就是如此。
提前跟人说脑海中不要想到白熊这个动物,被测者在提前知道了这样的命令后想到白熊的频率反到更高,越不想就越会想,马赛克的处理正好陷入了这样的一个圈套当中。
所以女主的女儿后来才会主动想要去尝试和探索被屏蔽掉的所有的东西,甚至比正常的孩子还要无畏和极端,跟父母的初衷是越走越远了。
技术升级的话,建议体内激素水平的上升不要只是测让人害怕或者恐惧一类的事情,测测多巴胺什么时候分泌得最多也未尝不可嘛,多给孩子找点乐子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啊。
不过有时候也比较尴尬,特别是到了青春期躁动的夜晚,估计每天晚上打开监视器后都是不可描述的画面,这对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太高了。
三、现实意义
本集当中有两个主要的点,一个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隐私问题,一个是对于恐惧的逃避问题。
先说第一个关于隐私的问题,这项科技开始的出发点是父母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的动态以确保孩子的健康,但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有的动态慢慢变成了隐私。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跟光屁股的婴儿一样,始终都是需要被保护被监视的一类,父母在这方面意识转变因为爱之真切而变得迟缓,于是很多在孩子看来是隐私的东西,父母都觉得无所其谓。
我们在青春期时,对隐私的保护极其敏感和极端,似乎一切东西都能成为我们的隐私。
大到如情书或者黄色书刊,小到如保留下来的电影票或者朋友送的一本书,只要是完完全全属于个人的,都列在隐私的范围内,我们虽然对父母是封闭起来,但是却渴望和朋友一起分享。
对父母的双重设限与父母的强烈的保护欲之间产生了冲突,孩子藏得越深,父母越是想搞清楚。
于是妈妈们总喜欢帮孩子收拾房间,总是喜欢问东问西,说起来有点搞笑,我妈后来跟我说,当时在我房间里翻箱倒柜想找点什么出来,不是怕我自杀就是想杀别人。
我听得战战兢兢的,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为他们的担心感到有点惭愧,我拼命想守住的秘密其实也就是些青春期微不足道的小情绪而已,并没有多骇人听闻的惊天秘密,但是一味地封闭自己让他们提心吊胆,实在也是一种折磨。
我姐刚刚生了孩子,在视频通话的时候,我问了一个极蠢的问题,我说你跟孩子睡觉的时候不怕把他压着吗。
我姐说自己以前也问过别人这样的问题,但是等自己做母亲了之后,才发现自己身上原来潜藏着这么一种神奇的本能,心里有了个牵绊后,行为上自然而然地变得谨慎起来,这不需要强制训练,而是完全是发自于内心的。
所以父母的这种保护欲是发自于本能的,是从我们诞生后就积累起来的一座小型火山,如果有一天它真的爆发了,不是什么天气温度的原因,完完全全地来自于你。
我在成年后,与父母谈心的频率变得更高了,以前那些看起来被包裹地严严实实的隐私,现在都成了笑料了,并不是对过去的一种嘲笑,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达成了一种和解。
不仅仅是做事情也要享受当下吧,做父母的也需要享受当下,什么样的阶段,什么样的活法,这些都不必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孩子虽然未必会变成你想要他变成的样子,但是成为自己本来的样子,未必是件坏事。
其次是对恐惧的逃避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法只能是直面,并且没有任何捷径。
这不仅仅只存在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了,作为独立的个人,这也是常常出现在众人身上的问题。
跟这一季第一集里男主在游戏里折磨自己讨厌的人是一样的,我们想要用尽一切办法,把生命里那些不美好的东西通通都剔除掉。
好像少了这些不好的东西,生活就是美好如意的,多一点伤害我们就如履薄冰。
在我们的文化里,死后上天下地也是这样的寓意,天上是没有任何苦恼和忧愁的,地底下则聚齐了所有人世间的磨难,但说来也是嘲讽,人只有死后才能去到这两个极端,尘世间该有的满腹牢骚一点都不会少。
女主没有搞明白的事情是,单一的世界里是没有比较的,没有比较就没有权衡,没有权衡就没有珍惜与摒弃之分,情感的变化趋近于一滩死水。
恐惧是逃不掉的,“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这句从小听到大的话也屡次在人生经历中得到证实。
我允许被恐惧威胁或者打败,但我必须得大胆地走到他面前,撕掉他的面具,用生平最大的声音朝他喊,来呀,来跟我打一架试试看。
虽然难免鼻青脸肿,但这种恐惧不再是深不可测的了,他或许还会卷土重来,我也能重整旗鼓,比起老是被恐惧追着跑,迎面冲上去直接干仗,或许话费的精力会更少。
四、写在最后
第二集在这一季的水平里,我的打分是靠后的,一些反转好像都在情理之中,但也在意料之中,没有那种“哇”的感觉。
结局的处理有点唐突,女儿打伤了母亲并离开了她,给人一种‘嗯,就完了?“的感觉,当然用在普通的剧集里,这样的结局已经让人觉得惊讶了。
但这是黑镜,是直击人性的那把冰冷的匕首,他像一个探测器一样,要伸到最深的地底下去探寻和解剖,作为粉丝,我们喜欢就是那种生猛的血淋淋,在这种近乎完全坦白和露骨的刺激中,寻找一种震撼,而这种震撼最终也会变成一种慰藉。
第二集的缺点就是少了这种震撼,于是在转变成慰藉的这个过程中少了动力。
看完之后,只会对女主心生厌恶,对极端的女儿也无同情之感,感觉像看了一场邻居家的闹剧,然后又回到自己的家中暗自庆幸,中间的那种疏离感太重,观影的共鸣感太少,少了点直击人心的东西。
但总的来说,看得时候还是沉迷与其中,也能一口气酣畅淋漓第看完,观众不是傻子,一旦被编剧们养刁了口味,要求和希望自然也更多,这是一种双向成长,也是一种共同成就。
不说了,我去看看《极光之恋》洗洗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