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创意这个词,早就已经烂大街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说你,好像没神马创意的时候,你还是会在心里OS:创意个鬼啊,到底神马是创意?就是当个毒舌,copy一个别人的创意,讲一个看过的案例,就是有创意了吗?难道就不能真的通过科学的方式总结出一套适合创意的法则吗?
但素,在这个一有热点,各品牌海报垃圾满天飞的当下,好像所谓的创意,真的就是跟着风潮走,反映急速,能随着大潮,绝不犹豫的姿态,才叫做适应法则的创意。
虽然懂了其中的微妙关系,最起码是懂了领导的心思,就是靠近了热点,那就是抓住了创意,而且是快速执行的创意。但是作为一个纠结的,并且喜欢刨根问底的人,还是不能完全接受这种略显浮浅的做法。
所以,为了弄清楚到底该怎么做一个有创意的人?我觉得还是要先找出几个有创意的榜样来。
首先一个,在广告界有创意的就是奥格威了,首先他是一个经历非常广泛的人,辍学、当过厨师、办过广告公司,根据现在的职业规划,他就是标准的跨界达人了。这倒是跟目前比较流行的跨界风潮很相似。
其次,他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当然很多人说如果他生长在中国,那么早就没饭吃了。毕竟在广告界,哪个乙方敢跟甲方讲原则,这不是找死的节奏了。(哎呀,说到这里,不仅要吐槽一句,就是国内的广告前辈们没把这个规矩给立好,导致后来者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当然国内也有叶茂中这厮,号称很坚持原则。不过在目前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下,可能他的道路也没那么顺利。)
还有一点,他应该是涉猎比较广泛的人。阅读量应该是惊人的。但是根据当下获取资讯的态势,我想身边的大部分同事都不会阅读的,就像有个老同事说的那样“少年不读书,很可怕”。可是,大家都不读书,都去看综艺节目,动漫,打游戏,讨论的内容也多是集中在明星、综艺、动漫,游戏?如果想找到打动年轻人的创意,是不是只能从这些领域中去找,否则就是落伍了?
再说一个有创意的人,就是时尚大帝,拉格斐。这毋庸置疑,谁都知道老佛爷的创意无穷,也是众多时尚界名人追捧的偶像。之前看过老佛爷的一部纪录片,看到他的工作室,杂志、书籍琳琅满目,工作台上,放着纸和笔,随时有想法就拿起来画几笔,写一写。他自己也说会读很多书,看很多杂志。阅读果然还是他汲取营养的一种方式。可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不是仍然过于陈旧了呢?
然后,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乔布斯。对于一心想追求互联网转型的中国企业家来说,他们特别强调一点就是用户体验,而且都想建立一个平台,吸引各种各样有想法的人到这个平台上实现抱负,从而来助推这个平台的发展。比如海尔、苏宁、京东,不管是一开始做电器的,做电商,还是做零售渠道的,大家都想做个跟上时代有创意的人,也想吸引各种不同的人的注意。可是轰轰烈烈竞争的背后,却很难让大家认识自己。相较而言,苹果却是一个有强烈保密机制的企业,永远都不会告诉你自己在做神马,也不会去讲神马用户体验。(当然,做的产品用户体验却很好)永远在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跟风也不是他的范儿、即使现在有被吐槽的地方,但是它依旧是一个公认的很有创意的公司。而有关乔布斯的各种传说,也早已经众所周知,创意也绝对是他的代名词。
虽然我所举的榜样只有三个,但是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1、他们都是特别有自己原则的人,而且这个原则是别人不能随便更改的,但是对于做乙方的人来说,很难做到,这个比较无奈。即使我的BOSS很牛,但是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也不能做到主动,反正挺悲哀的;2、他们都是阅读经验很丰富的人,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欠缺,毕竟碎片化时代,注意力集中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够集中哪怕半天精力来看书,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了。不信,可以看看身边朋友的状态,顺便检验一个自己的状态,是不是这样;3、他们都是对自己的创意非常自信的人,在坚持自己的道路上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力,当然前提是真的有切实的想法来支撑。
其实,有人会讲,这些例子离我们太遥远,这都是大师级别的,根本不实用。但是如果拿一个大师当做榜样,你哪怕从他们身上学到百分之一的东西,不也比同龄人、同行业的人高出不止一个LEVEL吗?
尤其在当下,如果从事的是跟市场营销、广告公关、传媒这些行业相关的职业,真的在创意这个方向很容易迷失,因为大家都想做出一些热点的东西,但是其实细细去看,抄来抄去,借来借去的居多,因为没人愿意真的静下心来做神马创意,甚至你真的想静下心来做那些高出一个层次的创意来,反倒是错过了所谓的时机。
但是对于怎样做一个有创意的人,我依然相信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学习总结的方式去提高的事情,而绝非跟风拍脑袋想出来的站不住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