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部关于老北京城几十年来风云变迁的纪录片,其中一集是关于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鼓励老百姓走出去,那些年生活在老北京的人们空前的出国热。
在众多那个年代走出去的青年人当中,我对演员王姬的话印象很深,她讲到“我出国是为了学习,是看世界,而我选择回国,一方面所学的专业在国内是有发展前景的,另一方面,是源于文化的归属感!”
虽然没出过国,但是基于大学四年在外地求学的经历,我非常理解文化的归属感的意义,我认为,文化的归属感是一个人自出生开始至成熟的过程中,在被养育的环境下所形成的内心的价值观的倾向。
这么说可能过于复杂,简单地说,当我们起床,从呼吸的第一口空气开始到我们下班回家,万家灯火之中必然有一盏为你点亮,而你在一天的生活当中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不会生活习惯和方言而被孤立。这就是文化的归属感。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听过无数的人都在感慨,找不到属于北京的“味”了。北京究竟是什么“味”?同样,我也看到了很多北京人过分的怀旧,而“旧”在哪里?其实,包括我的这一批生活在自己这座城市的人,都在寻找,并且苦苦寻找属于这座城市的“味”,那一份文化的归属感。
其实,我们都清楚,当今的北京,为了实现自己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一直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这个城市发展的有多快?快到我们还来不及亲眼看到这个变化的过程就已经让我们陌生了,同样,同病相怜的还有上海,广州,深圳。
关于一线城市,由于定位不同,发展的方向不同,但是毫无疑问,一定会有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经济建设的养料,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我们当然承认,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医疗、教育资源紧缺,高额的房价,这些人们最需要的,却在一线城市产生的矛盾日益尖锐。
而在所有的利弊当中,高速经济发展对于文化积累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以北京为例,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让多少传统的北京胡同以以及胡同里的生活文化商业文化消失?北京一日游的各大旅游团你们扪心自问,游客们看到的是真的北京吗?大栅栏小吃街里面以“老北京”命名的小吃有哪个是老北京的,有几个是老北京人经营的?
而被损坏的属于老北京的人文生活环境,即使复原也变成了赝品,或许现在的北京城,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地方,就只剩下各大博物馆里那些隔着玻璃的文物了!
而高速的经济发展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的引进也并不是全是积极的,当然我们不否认“新北京人”为这个城市所做的贡献,可是弊端呢?有一部分人人破坏的是老北京文化的“规矩”比如,那些做黄牛的,老北京人从来没想过钱可以这样挣,可以昧着良心去挣病人的钱,挣过年回家人的钱!再比如高额的房价,物以稀为贵北京人从来没想过自己家的房子可以在短短十几年炒到动辄几百万上千万。而年轻人想在北京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多难?别说买房子,就连租房子都难以保障。
很多人会说“你自小生在北京,条件得天独厚,你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如果我的家乡不是北京,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可能第一个选择不去的城市就是北京,因为单单房价就让我却步,正式因为家在北京,我才在努力寻找那份残存的文化的归属感。
也有人想问,找工作时选择“安逸离家近”还是“诗和远方”,我选择“离家近”因为我的文化归属是这个城市所给予的,即使我天天出差,我也可以作为一个游子而踏踏实实归来,而不是客居他乡。
终究,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是不可能有文化的归属的,这是一线的移民城市通有的悲哀,我们找不到属于这个城市的文化,我们呼吸的第一口空气夹着雾霾的味道,我们回家后的万家灯火有一盏灯为我们点亮,而那盏灯可能远在几十公里之外很远的郊区,陪伴我们的是星星和月亮,而我们心中的属于北京文化的灯,好似一张口头支票,后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