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做49天成长社群的活动策划,招募,营销宣传等等,到活动招募时间截止前几天基本是一天八九条动态的节奏,虽然我们的战斗还没打响,但是社群伙伴们的学习氛围已经超乎了我的想象,周四我们交流的是关于情感的问题,周五49天成长社群有伙伴看了一篇关于共享单车怎么赚钱的微信文章,但是不是很理解共享单车赚钱的商业模式,于是在群里进行咨询。
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共享经济模式,只是有耳闻摩拜单车,ofo等挺厉害的,我们这学期也有许多“小黄车”走进了咱们河北农业大学,其实也是共享单车的一种。
微信文章中的作者先分析了4种共享单车不可能盈利的模式,后面分析的共享单车如何盈利的模式。其中关于利用数据分析中的数据精准营销来赚钱的商业模式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曾经看过《大数据时代》这本书,慨叹“大数据”的神奇,甚至很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今天的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我对“大数据”,“共享经济”的简单认知。
首先通过数据建模,可以把一个人的所有都具象化出来,比如你喜欢什么,你家里的消费水平如何,健康状况,走在路上会不会想喝奶茶,早晨喜欢吃什么,等等,大数据都可以具象化出来。
那么这个“共享单车”一小时一块钱的节奏,它怎么利用大数据实现盈利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ofo的投资方是滴滴出行,如果滴滴出行想做汽车市场,那么做买卖他就要找到潜在客户进行销售,那怎么找到潜在客户呢?潜在客户指的那些很有可能性买车但是因为目前没有很强的经济能力而未来可能有经济能力买车的人群。
首先ofo的客户群体,说白的就是骑着“小黄车”的学生,或者不怎么打车的年轻人,因为打车比较贵嘛,那么通过他们开着“小黄车”所到的地方,比如去了哪里玩,去了哪些地方吃饭等出行数据都拿到自己的手里,因为这些年轻人都是未来很有可能买车的潜在客户。假如4S店获取一个客源情报的成本是2000元,现在滴滴只要低于这个价格卖给4S店,就可以占领这个市场。滴滴如何获取客源情报,其实就是通过年轻群体的出行数据来掌握。
共享单车融资了几十个亿,然后烧钱推广,让客户用很便宜的价格一小时一块骑车,记录出行数据卖给4S店进行精准营销,然后4S店通过卖车赚这些未来客户的钱,感觉像是一个小循环。当然我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种盈利模式。
再延伸一下我觉得“大数据”的神奇之处,这是在《大数据时代》这本书里面看到的一个案例。通过大数据可以防止小偷盗车。为什么呢?在驾驶座的位置安装一个系统,主要用来记录主人坐在坐垫上的各种压力数据,与坐垫的接触面积数据等,如果不是主人坐在驾驶座,那么系统就会报警,比如主人比较瘦,那个小偷比较胖,那一坐上去不就自投罗网了吗?因为体重不同,压力数据,接触面积的数据等肯定也就不同了。
再延伸一下共享经济,这个是今天听樊登老师讲《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模式》这本书学到的一点“过剩产能”。
这个世界上有特别多的过剩产能,我们需要把过剩产能消化掉。举一个例子,你家的车放在车库里不动,能不能让它动起来赚点钱,如果你说我的车在动啊,我在开,但你还有3个空座位,它们也是过剩产能,如果你的车已经坐满了人,你的车外壳其实还可以喷涂广告,当然这个在中国现在还不允许。
回到共享单车,其实也是在消化过剩产能,比如骑车不一定要骑一天,可能骑半个小时,或者多一点几个小时就够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去办事了,车停在那里的“过剩产能”其实可以给其他需要的人骑来消化这个“过剩产能”的。(突然发现我表达的语言比较形象)
共享经济其实还有许多内容,除了产能过剩,还有共享平台,人人共享等。基于baby现在的阅历和经验不足,关于这个方面的分析,我的认知其实是比较肤浅的,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点。如果有对共享经济感兴趣的建议看看《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模式》这本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