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作业讲评课是在管建刚老师的一本著作——《我的作文教学革命》里,这本书由管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讲座文稿和示范课教学实录组成,算作是一本很解地气的书。在管老师看来,作文指导课是不需要教的,因为学生本身就会写作文,例如“我的妈妈”“我的同桌”等等作文,就算老师不教,学生也会写,就算教了,学生也不一定能写得很好。因此,管老师认为作业讲评课才是关键,在他看来,作业指导课的效果,甚至不如作业讲评课。因此,管老师在很多场合的公开课,就是采用作业讲评的方式进行。天南海北的学生提前很久要求和主题把作业写好,一个班为单位的寄给管老师,管老师的备课,也就是根据学生们的作文和自己的作文流程及知识体系而来。他的课一般分为“欣赏”“挑刺”“指导”三部分,其课例中呈现的,首先是同学们作文中值得表扬的部分,拿出来放在PPT上予以认可,其次是调出有问题的地方,供同学们知晓,最后是针对一两个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
管老师的观点一开始让我觉得新奇、有意思。但想要实践,却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作业不进行指导,直接让学生写,最后上讲评课,总让人心里不放心,我面对一个全新的话题,可以没有指导就直接写,但学生应该不行,“我完全不讲你就会写,真这么厉害,为什么我们还有那么多人去研究作文怎么教?”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不敢尝试。另一方面,要针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欣赏与挑刺,还要把学生的作文原文呈现到PPT上供所有人看见,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我需要花大的时间来批改作文,将优点与缺点分类,要么拍照上传,要么直接打文字上去,最后做成一个PPT;还需要拥有一个系统的写作知识系统,不然我可能难以正确分类。思来想去,作文讲评课不好上。
但对人产生很大影响的,往往起源于一次意外或不起眼的小事。一天,我准备上四年级二单元的习作《我的奇思妙想》,采用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上面的一个微课配合着教学,看似不到20分钟的微课,加上学生的思考、实践,到了下课也没上完,内容上刚好完成了第一课时,便想着明天再把最后的一点学完,但这天的作业,我还是要求他们写一篇完完整整的作文,布置这样的作业,也有一种“没讲完看你能写成什么样子”的心态。等到作业交上来,不得不说,一种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意味充满心田:平时讲完了的作文,学生在段落结构的安排,介绍事情清楚与否,语言语句的运用上,也不过如此。通过手机批改作文的同时,看到学生的作品有的值得表扬,有的需要提醒,有的需要指导,“干脆上堂讲评课吧”,因为自己对这单元的要求及内容足够熟悉,因此快速查所有同学提交的作文图片,在列好的“表扬”、“挑刺”、“指导”框架下,一张张作文图片很快进入自己该去的位置,如何指导也通过优秀作文和自己总结的方法罗列好,明明才一个小时,竟完成了过去需要很久的准备工作。在这堂讲评课上,几乎每个同学的作文都得以展示,指导修改的要素,也比较简单,相信学生能学会。(问题很多,但没想一次性指导完全,因此只选择了比较重要和紧急的几项问题:样子和功能描述不清楚),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不得不说,同学们有了很大进步。
通过这件糊里糊涂进行的讲评课和疫情期间体会到的另一种教学模式,我突然间觉得作业讲评课是仍旧可以执行的。
首先,我们现在确实做不到立刻完全抛弃指导课,但疫情期间,网上有大量微课产生,且质量上乘,我们可以在每单元进行作文教学时,提前在班级群里发送本单元的习作教学视频,学生在放学后观看学习,即有了课前的指导,也不占用上课时间。
其次,学生的习作作业可以采用线上线下两次提交进行,学生在写好作文之后。采用拍图片上传的方式发送到群里,如此便方便老师进行分类、整理、上传,这样便节约了准备讲评课的大量时间,实际的操作,便简单了很多。
再者,写作文一方面需要得到指导,进而产出,另一方面是大量阅读优秀作文的输入,传统的班级教学,学生很少有时间认真阅读他人的多篇作文,但这样的模式,学生可以在一节课上,在老师的帮助和解读下,读到班上的大部分优秀作品,这样,生生之间的互相阅读、互相学习,就得以真正落地。
最后,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生两次作品的明显提升,我越来越感觉到讲评课的重要性,或许在不断的摸索、探究中,作文讲评课真能成为一种作文教学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