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一本《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该书是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向我们阐述了他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通过李老师的讲述,我也是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教育有技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比如第一次和学生见面,该说些什么?第一次如何确定班委干部?第一次如何给学生排座位?以及如何给家长开好第一次家长会?等等。虽然我已从教十多年,但是读了李老师的教育技巧对这些问题的实际操作,我还是受益匪浅。一个跟了四年的班级,现在依然会有家长打电话谈论有关孩子座位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但也是所有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每个家长都会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去给孩子谋取最大的"福利",而我们教师则是站在全局的观念上去考虑,但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家长的提议,所以就会出现太多的尴尬与不适。在谈到班委会的确立方面,我也是颇有收获,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或许让每个孩子体验一下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潜能。
其次,教育中讲究技巧
书中在提到把孩子的日记当做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时,这一点上,我与李老师有相同的做法。毋庸置疑,写日记不但能够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锻炼,但四年级上册时我发现由于作业量的不断增加,孩子在写日记时有应付现象,对于这件事,我没有过多的批评孩子,而是选了几篇写的比较优秀的日记,征求了孩子的允许之后,在班级上进行了阅读和点评,没想到效果却出人意料。我原先还顾虑着日记本来是个人的隐私,这样在班级中阅读会不会让学生有一种难为情的感觉,但没想到,同学们都愿意让读自己的日记,虽然里面写了一些个人隐私,但是经过我的评价之后,孩子们都以热烈的掌声进行了鼓励。此时,被读日记的学生也感到了无比的骄傲,于是他们写得更有劲头了,为了第二天能读到自己的日记,很多同学都私底下下功夫,认真对待每天晚上的日记。结果一时间,第五节小课成了读日记的美好时光,同时,孩子们写日记的劲头也越来越足,每天都希望自己的日记被阅读,这样的势头,也让家长高兴不已,都说:"徐老师,你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现在孩子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写日记。"我真是庆幸面对学生日记的问题自己采取的是这种激励的办法,而并非批评,才收到如此好的效果。今天看了李老师的做法,更是让我激动不已!
教无定法,但又有法可依。教育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希望我们老师在打好教育技术这门基本功的同时,在教育艺术的道路上也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