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素是谁?
范雨素是湖北人,来自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44岁,初中毕业,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女工。范雨素曾遍读上世纪80年代她在村子里能找到的小说和文学杂志,然后她“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20岁的范雨素一路北上,来到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北京。在饭馆做服务员,但她形容自己“很笨”,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结婚五六年,她经受了男人的酗酒和家暴,最终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女儿自己打工过活。
范雨素现在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那里密布着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居的平房。初到皮村,范雨素陆陆续续搬了好几个地儿,最后以300元每月的价格租了一户四合院里的8平米单间。
这间朝南的房间有一块大玻璃,阳光可以洒进屋子,“特别幸福,有安全感。”她和几十位有文学兴趣的打工者组成了文学小组开始写作。“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范雨素说。
题目|范雨素:自由的灵魂多么卑微!
作者|罗从政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在《我是范雨素》的开头,作者这样阐述自己的大半生。从农村姑娘到育儿嫂,从脱离体制到追求文学,从默默无闻到“一文成名天下知”,“拙劣”的范雨素仍那么卑微、执着。
发自内心讲,我难以理解范雨素意外地“走红”。细读范雨素不加雕琢的文字,更多的是被故事感动、被一个自由、可爱的灵魂惊醒。
追求自由,对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个角度讲,范雨素抵达了太多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1.对体制的强烈抗拒
范雨素的出身,算不上最底层,至少在村子里“出类拔萃”。
有一个能说会道、充满智慧的“妇联主任”母亲,一个当了官的哥哥,正是这种“权力”的支撑,让范雨素12岁就成了,乡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无论在哪个时代,农家子弟成为教师,都是“农门”的荣耀;12岁就成了小孩子的老师,范雨素也可谓是“神通”。
“如果我不离开老家,一直做下去,就会转成正式教师。”
范雨素不是个有情怀的老师,或许她太小,她对自由的向往超越了“年轻气盛”。她不想做老师,她不渴望走进体制,她私自逃离“南下”。尽管海岛的“乞讨”日子,完全超出了想象中的“浪迹天涯”——没有学校读书、没有小说看、没有母亲,甚至连生存也是个挑战。但“南下之旅”,让范雨素尝到了“自由”的美妙。
我想,凭着范雨素的“家族关系”,再加上“个人才华”,除了教师,她也完全可以在体制里,谋个安稳的差事。事实上却没有,范雨素是幸福的,她在12岁就看到了体制对自由的桎梏,以至于她的一生,都对体制保持着警惕和距离。
对体制的反叛,是范雨素“自由一生”的开始,也赋予了其后来“北漂”的勇气。
2.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一个自由的人,首先是内心的自由,也就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样?想要什么?该走哪条路?
北漂后的范雨素,生存是最大的挑战。范雨素也有无奈,她必须去餐厅当服务员,尽管她“懒散,手脚不利索,笨。”她忍受着生活的风雨摧残,她知道“挣点钱只是能让自己饿不死。”
有自知的人,是有底线的,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在物质上极度贫瘠的时候,她仍参加“文学小组”,仍去图书馆借书、看书。她在给富人家当保姆时,只言片语中,能看出她对“被包养的女主人”的态度,传递出的生存法则。
婚姻不好,果断“断舍离”;故乡失去,毅然背包上路;北京那么拥挤、繁华,她只是钟爱着一所城市独有的文化气息;媒体、出版社不尽的溢美之词之后,她仍坦言“我没有文学天赋也不自信”。
始终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前进的路就不会迷茫。
范雨素的经历极具戏剧性,但每一步的转折,她都听从内心的呼唤,做出了自己正确的选择。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3.对品味的独特追求
看完范雨素的文章,我想起了另一个人——路遥笔下的孙少平。
不得不说,在最初接触文学的几年里,甚至直到今天,孙少平或多或少成为我精神文化的路标。孙少平和范雨素一样,不接受“家长制”、逃离故土、向往美好的感情,同样在社会的底层破爬滚打,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他们高尚地活着。
孙少平在建筑工地打工,还可以整晚地看小说,被“文艺”激动得心潮澎湃。范雨素从六岁开始学会看书,从此书籍伴随一生,她热爱北京的最大理由,就是“国图和省图”。范雨素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
“十二岁那年,我看了当年最流行的言情小说《烟雨濛濛》,是琼瑶阿姨写的。便自作主张,改了名字,管自己叫范雨素。”书籍对范雨素影响有多大,可以说难以估量,也可以说一无所有。
毕竟,书籍和阅读,也是卑微的,一如范雨素、孙少平的干瘪的人生。阅读没有改变他们的现实,但增加了他们生命的厚度和质量。我们不会记住一个育儿嫂,但我们会街谈巷论,传播一个热爱文学、追求自由的励志故事。
范雨素和孙少平一样,他们会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精神坐标,鼓舞着无数卑微的梦想。或许,这也是范雨素走红的内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4.对人世的悲悯和爱
充实的精神世界,一定不能缺少对人世的悲悯情怀,和对爱与善良的珍藏。
范雨素最大的眷恋,来自母亲。
谈起写《我是范雨素》的缘由,她说道,故乡的土地被占,一亩政府给2万多,于是村里的“老人”集合起来“抗议”。身体羸弱、八十多岁的母亲,哪里经受得住年轻警察的推推搡搡,终至膀子脱臼。内心的愤恨和无奈,促使范雨素娓娓道来,讲述了自己与家庭的命运变迁。
在整个篇幅中,范雨素对母亲褒奖有加,树立了一个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农村“女强人”。在范雨素“抛弃酗酒、家暴的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故乡时,已经感受到老家的贫苦、族人和兄长对自己的不满、故乡的异样,可她仍觉得“我的两个孩子是无根的水中飘萍。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爱着我们了。”。
故乡不在了,可母亲永远都在,母亲的爱永远不会断流。
“母亲生了五个娃子,没有一个省心。”兄弟姐妹曲折的成长,都是母亲爱的延伸。母亲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大姐姐求医问药、帮大哥哥实现“文学梦”。母亲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继承了母亲的淳朴。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范雨素爱着母亲,爱着自己的孩子,也爱着缤纷的世界。
范雨素卑微地爱着,在自由的天空里畅想着,在现实的海洋里沉浮着。正如她在《我是范雨素》结尾中淡定的讲述:
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
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
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她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