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一点,没看完。
昨天花半天多时间,草草看完。
看完了,对主题,意义,还是不明白,于是,百度。
知道了这是关于心灵成长的书。
女孩迪伦受不了妈妈的唠叨,看不惯同学的嘲笑,忍不了好友的转学,在一件小事的刺激下,终于逃学,不告而别,坐上火车,去寻找已和妈妈离异的爸爸。
这样的开头,很有普遍性。多少青春少年会遇到这样的困境,会做出这样冲动的事啊!
故事让女孩的火车出事了,女孩从火车逃出来后,来到荒原,遇上一个少年。开始跟着他,在荒原中磕磕绊绊地走。
后来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谓的荒原,只是自己的心像,内心的荒芜,才会有眼前的荒原。
少年,是她的摆渡人,是护送她到另一个世界,找到家,保护她不会被一路上成千上万的魔鬼捉去,沦为自私贪婪无家可归的魔鬼的摆渡人。
迪伦慢慢地对摆渡少年崔斯坦有了爱,崔斯坦也是。
因为爱,女孩勇敢地回走,寻找,顶着毁灭的危险,找到崔斯坦,带着他来到另一个世界,摆脱了永无希望的茫然世界。
如果说,少年,刚开始是女孩的摆渡人。那么,最后,女孩是男孩的摆渡人。这种转变,原因在于爱,在于对家的追求。女孩开始需要摆渡,因为心中失去对爱,对家的渴求。后来,因为爱,因为对崔斯坦的思念,崔斯坦是她对家的概念,也是追求,她反过来,渡了只是机械完成摆渡任务的崔斯坦,帮他找到新生。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里面提到三个建议:一是记忆,二是象征,三是模型。所谓记忆,就是要有大量的阅读储备,单这一点,我就汗颜得想钻地洞。
除了多读,多储备,我还能做什么呢?六十年的光阴,我是可以做很多事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