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产电影,无论商业还是艺术小众的,看过很多,但是越是如此,越陷入一种焦虑之中,我没有看到一部我想看的那一种电影。
看贾樟柯十年前的采访,他说不喜欢别人说他消费苦难,消费底层,而非常高兴有人说他发现了县城。那是十年前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被主流遗弃的“县城”生活借贾樟柯的电影出现在文化领域之中。而我最大的思考,在于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大众”和“主流”,是否真的有那样大的群众基数。即便是今天,谁能代表主流,代表大众。
战狼2拿到了50多亿票房,可以说是国产电影票房中的一个新的高峰。如果按照50元一张,那么看过它的人次有一亿多,网购可能有票补之类,自然也有人二刷三刷甚至多刷。也就是说即使是中国最卖座的电影,看过的人也不会超过2亿。那么剩下的11亿人呢?他们应该就是目前电影还未覆盖到人群。那么他们的生活状态,有可能出现在堪称为主流的电影中么?
快手、抖音、网络大电影、网剧、直播,这些网络产品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就像前几年,为什么被多数人不耻的抗日神剧,却总是创造收拾佳绩呢?
恕我直言,就我目及的,大多数电影人越来越陷入到一种顾影自怜的状态之中。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件事。青年电影人的创作不断出现的遗弃和抛弃的符号,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的心里写照,被资本所摒弃,被观众所遗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种却是两极化的策略,要么带有不情愿而实际上非常热烈地拥抱商业和套路,要么彻底陷入一种自悲自怜的情绪中去。
大导演们脱离生活已经久矣,目前他们如果能保持一种创作上的真诚,在他们熟悉的题材上,仍有不错的发挥。但这并不是他们的时代,他们的历史任务也早有完成。
悖论在于,就我所看所感,和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相比,精神上的贫瘠、生活所面临得压力、人的孤独,仍然不是一个“底层”或者“边缘”的小众现象。即便对尬舞一类嗤之以鼻,看似掌握着主流话语权的中产或者准中产们,仍然在关注的新闻中不断释放他们的焦虑。这样广袤而普遍的真实,在我们的主流或者非主流的电影产品或者作品中,仍然非常罕见。
商业电影越来越习惯贩卖幻想和欲望,所谓小鲜肉便是其象征,而艺术电影越来越喜欢小众和边缘,独立的姿态似乎是拿奖的不二法门。
如果硬要说今年有一部还不错的话,或许是《相爱相亲》?即便是我并不能十分认同那个片子里的地域性和历史性。但最起码张艾嘉在试图把握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生活状态。
好在,2018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