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才少女姜萍火了,她作为一名专科生竟挤进了全球数学竞赛的前12名。到处都是关于她的新闻与采访,人民日报也点评她值得肯定、未来可期。
既然如此,那就先来看看这位天才少女,究竟有多天才。
1
姜萍,女,17岁,现就读于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这个简历可并不光彩,在世人眼里专科生学历就等同于要么学习能力差,要么学习天赋差。
谁知刚好就是这么个大家都瞧不上的女专科生,竟然在一份全是世界名校生的数学竞赛榜单中名列前茅。这不是黑马了,简直可以说是一匹飞马。消息一出,各大媒体争先采访。
原来这个未成年的小女孩纯靠自学,就击败了无数名校生。她从小热爱数学,可由于偏科严重整体成绩并不出众,最终只得进入专科学校。但是她从未放弃数学,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自学数学上。
让不少女生感到头疼的数学,却是她的益智玩具。她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脑袋里装的全是数学公式。凭着这一份极致的热爱,她自学了大学课程的高数、偏微分方程等。因此,才有幸在高手如云的竞赛中崭露头角。
大家都在为她喝彩,好似中国数学界终于有了希望。
有人风光,就注定有人落寞。姜萍最心仪的大学是浙江大学,而令人唏嘘的是,前不久才登上头条的“土猪拱白菜”张锡锋刚好就是浙大的。那就继续看看,这位浙大学长又是何许人物。
2
张锡锋,男,20岁,现就读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这个简历可光彩了,名牌大学、金牌专业。而张锡锋本人更是年少轻狂,当时在衡水中学读高三的他曾在某节目中立下豪言壮语:“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城里的白菜。”
尽管大家都在指责他过于狂妄,他还是力排众议地凭借674的高分被浙江大学录取。眼看他的梦想触手可及,他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三年,他眼中的斗志早已烟消云散。他被现实所裹挟,他不喜欢写代码,更不想面对程序员的996。当初的豪情万丈,也变成了他自己眼里的少不更事。
他坦言道自己曾以为高考成功就代表了一切,高中时期的他也从未思考过自己的未来。如今,他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擅长什么。立志拱白菜的土猪,就这样变成了他自己口中“活着也挺好,死了也没事”的摆烂青年。
3
不过三岁,不过三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姜萍在走上坡路,张锡锋却在走下坡路。一个满怀希望,一个却满是失望。所以,这究竟是谁的问题呢?
追根究底,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中国依旧在崇尚应试教育,通俗来说就是为了高考而读书。读书为了高考,高考决定未来。而高考不那么在乎人的特异性,而更在乎人的全面性。
与之相匹配的有个经典的木桶理论:木桶能容纳多少升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作为一个木桶,你的长板再长也无济于事,你必须学会补足短板。这样的教育体制,就导致大家都成了标准化的木桶,大家统一的目标就是装更多的水。
但是,当今社会需要这么多木桶吗?
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家文化水平过于低下,文盲多、经济发展落后,国家不得不大力提升基础教育,当然要举全国之力从世界各地装水。
但现在几乎没有文盲了,经济也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不再满足于喝水,而是也想像国外一样喝喝饮料、喝喝酒的。可应试教育却依旧在培养一个个只能用来装水的木桶。
相比于标准化的木桶,如今的社会更需要有个性的“管它什么桶”。金属铜、塑料桶、米糊桶都行。正如当初邓小平所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而且桶本身也未必非要用来装什么,它也可以作为一件件艺术品来参观、甚至作为武器都可以。所以补短板不再那么重要,你的长板倒更有可能让你脱颖而出。
国家不需要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让人才来填坑,而是需要人才去自主创新、去创造更多的萝卜坑。所以中专生姜萍倒成为了国家之稀缺,而名校生张锡锋则成了泯然众人矣。
大家都在为姜萍点赞,而疯狂嘲笑张锡锋。殊不知张锡锋也不过是时代的牺牲品而已。一个拥有雄心壮志并靠自己拼搏逆袭浙大,却因见识短浅被社会无情摧残的小镇做题家就这么可笑吗?当初十七岁正备战高考的张锡锋明明也是那么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所以,小镇做题家的我们努力读书有错吗?有错的究竟是谁?更可悲的是,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张锡锋”,而不是“姜萍”。
不过,好在为时不晚。只要能发现自己的特长并潜心钻研,不论学历高低,依旧未来可期!
“姜萍”会成功,“张锡锋”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