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子关系是儿童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最初最原始的一种关系,同时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而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就是在于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本文从亲子关系的含义及特点,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影响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四个方面来讲述
关键字:亲子关系;特点;影响因素;方法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含义:亲子关系原本是遗传学中的词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而在心理学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方式,在社会上,亲子关系主要说明的是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
(二)特点
特点: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因此它就具有不可选择性,生来注定,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是谁,是怎么样的,而父母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孩子,不能选择孩子的外貌,性别等等,孩子从妈妈怀胎十月的肚子里呱呱坠地开始,她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就不能被人为的终结,它也不会因其他的时间,地点等外来的客观因素所改变,除非亲子的双方有一方不在,因此亲子关系也具有持久性,同时亲子关系还存在一个特点即变化性,这变化的原因是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的,日本学者诧摩武俊说:"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幼儿期到少年期到青年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1]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对父母存在依恋,依附于父母,而到了少年期,则会出现疏远父母,甚至与父母发生冲突等叛逆现象,而到了青年期,则会要求独立,自强,期望与父母有平等的关系,由此可见,年龄阶段不仅仅决定亲子关系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亲子关系中互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学龄期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亲子关系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的因素,作为一种生物血缘关系,自然的骨肉亲情使亲子双方产生紧密联系,毕竟血浓于血嘛,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十分重要,特别对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健康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者影响一个人的一生【2】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的极速变迁,在独生子女成为普遍现象的当今社会,亲子关系问题尤为突出,那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实习中,我认为影响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三、影响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
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的影响,学校影响,老师的影响等等,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父母影响,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学龄前的幼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最为重要的。
1.父母的教养方式
(专制型的父母也称权威性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以大人为中心,凡事都是大人说了算,常常限制,干预孩子的活动,采用强制性的手段让孩子听命于他们的安排,对孩子的兴趣与意愿视而不见,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则会出现自卑,忧郁,畏畏缩缩,胆小懦弱等心理特点,
(与此相对立的则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当今社会几乎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这种家庭的父母大多以幼儿为中心,对幼儿百依百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于孩子犯的错误也常常是采取姑息,护短的态度,不会批评,大声训斥孩子,他们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包办一切,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剥夺孩子的自由与空间,让孩子在这爱的名义下喘不过气,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则有可能会出现自大,蛮横,任性无礼,自私,不懂人际交往,脆弱等心理特点,在实习的过程中就有发现有一个幼儿,关注到他是因为他是让所有老师头疼的“坏小孩”上课捣蛋,扰乱课堂纪律,经常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弄伤其他幼儿,无论老师怎么批评他,都是属于永远不承认也永远不悔改,完全不受控制,而后与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家里的独子,家里的长辈独宠他一人,对他有求必应,但却过多的限制幼儿的行为,往往都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因为他在家里受到了太多的束缚,因此在幼儿园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完全不受人控制,我发现其他的幼儿都是要求家长早点来幼儿园接他,但他每次都是让家长晚点来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我就可以在幼儿园多玩点时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家长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还有一中中庸的教养方式,即矛盾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时而稳定,时而急躁,对待幼儿忽冷忽热,他们可能因为高兴所以夸奖了孩子,也可能因为心情不好训斥孩子,也可能出现父打母护的现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幼儿,则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爱猜忌,不信任他人,缺乏判断力等心理特点,
④而较为理想型的教养方式则是民主型,民主型的特点就是亲子双方都是平等的,父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性,对孩子的奖惩也恰如其分,他们注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及动手判断能力,这是我们最为提倡的一种教养方式,对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也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2.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
当今社会是个攀比浮躁的社会, 比物质生活,比工作条件,比社会地位,而孩子也成了大家攀比的工具,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家孩子会什么,我家孩子成绩好”这样的一些词语,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别人家的孩子”, 而家长为了让自家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就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启发,就努力让自己像完美父母的标准前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是李刚,每个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于是父母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也就越来越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师大而后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所做的"2016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而这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出现“揠苗助长”,给予孩子过度的教育,把压力和焦虑转接给幼儿,本应该是幼儿快乐玩耍的课余时间却被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所充斥,而来接孩子回家时问的也不是"今天你快乐吗? ”而是"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而这就造成了紧张的亲子关系。
2016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轻度焦虑
中度焦虑
重度焦虑
87%
20%
7%
3.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
父母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作为最重要的家庭人际关系,毫无疑问地也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产影响,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破裂,则家庭系统就会崩塌,家庭关系就会瓦解,而这结果对于心智与心理都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不好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幼儿的消极情绪心理以及不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在下园实习的班级中就有发现这一案例: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有一个癖好-玩口水,他只要一逮着机会就开始玩,他会把口水吐到地板,然后用脚去玩,也会把口水吐到自己身上,甚至是其他小朋友的床铺上,并且是越说他玩的越凶,同时他的进餐习惯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不吃幼儿园的伙食,每天的午饭就只有白米饭,每天中午也是最晚午休的,每天保育员老师都得坐在他身边督促他甚至威胁他才能让他入睡,而后我们向原任老师了解了情况,得知他的这一习惯并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最近才开始的,后面了解到,他的妈妈是二婚,家里还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并且最近父母正在闹离婚。而最近他也总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而他最近出现的这些不良行为则与父母的婚姻关系有关,他想通过这些行为引起他们的注意,来表达他的不满和反抗。我们会发现父母不良的婚姻关系会诱导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婚姻关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他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行为,也会通过亲子关系着一关系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由此可见,要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父母的责任重大。那父母该如何做呢?我觉得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四、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
家长应该要树立正确的教养方式,要意识到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对幼儿的投资也不应该仅仅是重视衣食身体保健,对幼儿健康知识的灌输,饮食营养的摄入,重视包办代替,还应该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培养、情感需要的满足;幼儿独立性培养,只有内心宁静的父母才能"看得到”“听得到”自家的孩子,"不再讲眼睛投向于"别人家的孩子”。
(二)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勇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弯腰与孩子交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的想法,允许孩子可以自由发表言论, 当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游戏,参与他们的活动,千万不要成为“鸵鸟”父母,不管上班多累,家务多忙,都应该要有陪伴孩子的时间,孩子其实要的不多,只希望你们能过多陪陪他,和他们一起玩笑一起游戏一起看故事[4]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颗“童心未泯”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安全感,满足幼儿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让幼儿能够在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给予幼儿平等独立的人格,把幼儿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恰当其分的奖励惩罚幼儿,在幼儿发生错误时,不要简单粗暴的就呵斥责备,要以理服人,将幼儿当做朋友相处,当好幼儿的陪伴者,指导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好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
其实亲子关系的建立,尤其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母责任尤重,应该多理解孩子,多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怀、尊重和交流的良好氛围。[5]